近期,一場異乎尋常的熱浪正持續籠罩東南亞和南亞大片地區。
柬埔寨、越南、泰國出現創紀錄高溫;在泰國,高溫導致一段鐵路變形;在尼泊爾,山火越來越多。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截圖
而一向乾旱的阿拉伯半島,近期卻頻繁遭遇強降雨天氣。
當地時間5月2日,阿聯酋多地迎來罕見暴雨天氣;阿布扎比、迪拜等多地從當天淩晨開始迎來降雨和強風天氣,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已發佈橙色預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説,亞洲地區由於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洪水和風暴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也最高。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瑞彬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專訪時分析,未來一段時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仍將呈現多發、強發態勢。
- 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影響到世界上的每一個地區。預計未來一段時期,所有地區的氣候變化都會在總體上呈現加劇的態勢。
- 氣候變化正顯著加劇地球的水循環,這會帶來更為強烈的降雨。沿海地區海平面將會持續上升,處在低窪地區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會出現更為頻繁的、更為嚴重的洪水或海岸侵蝕。
- 氣候變化還會引起一些地區出現嚴重的乾旱現象。
- 全球變暖還會加劇永久凍土帶的融化,一些季節性積雪也會出現消融,冰川和冰蓋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
- 海洋氣候也會出現變化,城市居民還面臨“熱島效應”等極端炎熱天氣的挑戰。

美聯社報道截圖
王瑞彬認為,面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威脅,國際社會需要共同努力,加強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
- 如果我們想要減少氣候危害,並減少氣候變化對人類和生態系統帶來的風險,就要採取有效的適應性措施,否則就可能會出現人類文明發展程度被逆轉的嚴重後果。
- 全球範圍內對於氣候風險的意識總體是在逐步提高的,這有助於國際社會採取更為有效的適應方案。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至少有170個國家或城市等實體,已經把適應性措施納入到整體的氣候政策框架當中。
- 適應性措施要關注長期風險,這就需要對政策行為以及基礎設施等進行更為廣泛的變革。
- 總體來講,越早實施適應措施,整體收益就會越大。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作者丨楊卓英
編輯丨邵一平 林維
簽審丨王紅嶺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