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美國媒體報道,根據尼日爾方面的要求,美國國防部已經下令從當地撤出全部美軍作戰部隊,涉及人數約1000人。報道稱,這是對美國在西非影響力的一個打擊。
△中東“觀察”網站報道:美國官員5月13日表示,五角大樓計劃本週晚些時候派代表團前往尼日爾首都,以敲定美國分階段撤軍的細節。
美國在尼日爾駐軍始於2013年,當時美國以所謂“反恐”和提供“安全援助”為由,與尼日爾簽署軍事協議,向尼日爾派駐了超過千人的駐軍,還斥資1.1億美元在該國建立了空軍基地。
今年3月,尼日爾過渡政府宣佈將終止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協議,稱這一協議當年是美方“強加”的。
有報道稱,目前美國官員仍在與尼日爾政府就“是否有可能在當地保留一些美軍人員”進行談判,不過“希望渺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對此,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朱偉東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美國試圖繼續保有對尼日爾乃至西非地區的所謂“控制力”,但這一目標的實現難度很大。
尼日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薩赫勒地區的反恐行動中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尼日爾擁有豐富的鈾礦、石油等重要戰略資源。美國當然不希望失去對這麼重要的國家的控制。
但是由於尼日爾存在強烈的反西方國家情緒,特別是在軍事政變之後,美國的傲慢態度和不斷施加壓力,導致尼日爾國內民眾和政府對美國更加不滿。我認為尼日爾政府不太可能同意讓美軍繼續留下。
已經有多個非洲國家對西方國家軍隊發出“逐客令”。除了尼日爾,美國軍隊也被要求離開乍得;法國軍隊也被要求從馬裡和布基納法索撤出。
朱偉東認為,這體現出相關國家對美西方在非洲反恐不力、掠奪資源以及干涉非洲國家內政等行為的強烈不滿。
第一,美西方國家在非洲駐軍以來,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反恐行動和反恐合作的倡議,但成效非常有限,這引發相關國家的不滿。
第二,西方國家利用軍事影響力,不斷控制非洲國家的政治、經濟,甚至大肆掠奪當地重要礦産資源,引起相關國家民眾的不滿。
第三,馬裡、布基納法索、尼日爾等國發生軍事政變之後,美西方國家對這些國家實施經濟制裁,干預他們選擇合作夥伴,這也引發相關國家政府和民眾的抵觸情緒。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陳濛 董晶晶
編輯丨印梅梅 楊楠
簽審丨劉鵬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