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菲政客對華強硬喊話背後的虛張聲勢
2024-06-05 20:17: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日前在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聲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所謂“南海仲裁”裁決均承認菲合法權利,是菲南海政策的基石。他還向中國強硬喊話,揚言菲律賓不會在領土問題上讓步。對此,中方代表明確表示,中方對侵權挑釁行徑保持了足夠的克制,但也是有限度的,希望個別國家要認清利害關係,回歸對話協商的正道。

  早在今年2月,菲律賓參議院就通過所謂“海洋區域法案”,企圖以國內立法形式固化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非法裁決,將中國黃岩島、南沙群島的大部分島礁以及相關海域納入菲海洋區域。在香格里拉對話會發表演講時,馬科斯不只一次提到《公約》和所謂“南海仲裁”,實際是想以此為基礎宣揚其涉海錯誤主張,歪曲渲染海上事態,為非法擴張披上國際法的外衣。

  歷史不容篡改。菲律賓是個群島國家,歷史上曾先後受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統治。它的領土範圍是由1898年《美西和平條約》、1900年《美西關於菲律賓週邊島嶼割讓的條約》、1930年《關於劃定英屬北婆羅洲與美屬菲律賓之間的邊界條約》等一系列國際條約確定的。中國南沙群島和黃岩島並不在上述條約規定的菲領土範圍之內。上世紀50年代以來,菲律賓借國際海洋制度的建立和調整,不斷通過國內立法,擴大管轄海域的範圍,嚴重侵犯中方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嚴重違反包括《聯合國憲章》在內的國際法。

  2013年,在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下,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上演了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眾所週知,中菲南海爭議的核心是領土問題和海域劃界問題。對於領土問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管不著。對於海域劃界問題,中國早在2006年就根據《公約》規定作出聲明,排除適用《公約》爭端解決機制。菲方行為違反了中菲之間通過雙邊談判解決爭議的協議,違背其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承諾,違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關於適用仲裁程式的限制性規定。所謂“南海仲裁”自始至終都是非法的,不能同國際法劃等號。菲方混淆視聽的炒作註定徒勞。

  需要指出的是,自從上世紀70年代中菲建交以來,南海問題對雙邊關係的影響總體上被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然而,在2022年馬科斯政府上任後,菲艦船頻頻侵闖中國仁愛礁、黃岩島海域,導致中菲關係不斷下跌。

  事實上,菲政府不理性行為的背後並非毫無邏輯。菲律賓大學教授圖阿松指出,美方將馬科斯視為代理人戰爭的工具或傀儡。正是由於得到美國虛幻的安全承諾、大量二手武器輸送,加上美國在菲律賓的滲透和影響,菲政府甘願在地區事務上扮演美國霸權的鷹犬角色。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廣泛流傳的觀點是,馬科斯家族隱匿在美國的鉅額財産是推動菲政府對美屈服的重要因素。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挑釁中國的行為,服務的或許不是菲律賓國家利益,而是個人利益和家族利益。這在菲國內遭到不少質疑與批評。菲前總統發言人裏戈貝托·蒂格勞表示,“我們現在是美國的傀儡國家”,並呼籲現政府“學會與中國和平共處”。根據菲律賓民調機構OCTA最新調查報告,高達66%的菲律賓民眾期望馬科斯政府首要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只有4%的菲民眾認為國家防衛問題最緊要。

  在香會期間,人們還注意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面對菲律賓提出的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問題時,沒有作出明確回應,而是強調美國將加強與中國的對話,以確保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這被輿論廣泛認為,美方含蓄表達了不值得為菲方與中國直接衝突。此外,中美防長進行了長達75分鐘的會談。中方明確指出,當前菲律賓在仁愛礁等問題上背信棄義、挑釁滋事,與外部勢力的慫恿支持密切相關,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堅持在遵守承諾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分歧,但對一味加劇挑釁的行為絕不姑息。菲方以為有美國撐腰就可以胡作非為,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缺乏歷史依據、法律上站不住腳、道義上陷入洼地、美國根本靠不住……菲總統對華強硬喊話的背後,不過是虛張聲勢。菲方想通過編造虛假敘事的手段達到目的,欺騙不了國際社會,只會坐實其是美國霸權的工具、地區和平的破壞者,把自己推向危險和孤立的境地。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