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明紀守規|總書記要求“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2024-06-17 17:59: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楊磊

  風成于上,俗形于下。

  2007年2月1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活情趣非小事》的短評,言簡意賅地闡釋了領導幹部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與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的重要關係。

  文章還言明,各級領導幹部應“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慎重對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講操守,重品行,時刻檢點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黨的生活紀律是每位黨員在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涉及個人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多個方面。

  現實中,有些黨員把生活作風當作私事、小事,在生活上未能嚴以律己,“由風及腐”現象屢見不鮮。

  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

  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參事王群受賄,本人及親屬共6人被留置;甘肅省人民政府原參事蘇孝林因違反生活紀律,追求低級趣味等被查;雲南省昆明原市委常委、副市長謝新松“落馬”,其“地下情人”及私生子也隨之浮出水面……一個個反面案例,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生活作風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品格。嚴明生活紀律、錘鍊道德品行,是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

  △ 2022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作為一名擁有50年黨齡的共産黨員,習近平一直堅守“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原則。自走上從政之路後,他告誡親朋好友不得打著他的旗號謀私利,還曾在幹部大會上公開表態,歡迎人民群眾監督。在父親八十八周歲生日時,他由於公務繁忙無法親自為父親慶祝,就通過一封拜壽信遙祝壽辰。在信中,習近平用“學您的儉樸生活”表達對父親的敬愛和對自己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生活紀律問題,三次修訂《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每次都將生活紀律作為《條例》修訂的重要內容。

  2015年,修訂的《條例》在“六大紀律”中單設“對違反生活紀律行為的處分”這一章節,圍繞“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的行為”“在公共場所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等四方面違規行為作出處分規定。

  2018年,“家風建設”首次被寫進《條例》。修訂的《條例》新增第一百三十六條:“黨員領導幹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2023年,圍繞生活紀律方面,《條例》針對“網絡空間有不當行為”作出明確的處分要求,對黨員行為的規範進一步覆蓋到網絡,要求黨員幹部網上網下保持一致。

  作風問題和腐敗問題同根同源、互為表裏,標本兼治才是良方。對此,總書記提出“使各項紀律規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要求廣大群眾“開啟全天候探照燈”,讓“隱身人”無處藏身。

  未雨綢繆、防萌杜漸,糾樹並舉、破立並進,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