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看穿菲律賓的南海“狂躁症”
2024-06-19 20:19: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菲律賓在南海上的挑釁越來越激進。根據中國海警局通報,6月17日,菲律賓派出一艘運補船和兩艘充氣艇,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的軍艦運送物資。期間,菲運補船故意危險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隻。中國海警依法對菲船隻採取管制措施,處置合理合法、專業規範。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日益升級的挑釁行為,發生在中國施行《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式規定》的背景之下。菲方如果試圖衝撞中國的海洋維權執法底線,必將遭到堅決反制。

  菲方一再聲稱運補的是生活物資,但實際上一直在偷運建築材料甚至武器彈藥,企圖長期侵佔仁愛礁。這是造成南海事態升級的直接原因。回顧今年5月以來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所作所為,外界會發現,在美國的推波助瀾下,菲律賓表現得越來越狂躁。

  比如5月16日,菲律賓發動所謂的“百船衝闖黃岩島”活動,大量菲律賓船隻在黃岩島鄰近海域非法聚集;5月19日,菲律賓對非法“坐灘”仁愛礁的軍艦進行空投補給,菲方人員用槍指向中國海警;此外,菲律賓“坐灘”軍艦人員還偷竊破壞中方漁民佈置在仁愛礁附近的漁網……

  分析人士指出,與菲方以往行動相比,6月17日菲方侵闖挑釁有個明顯不同,即菲律賓軍方而不是海警主導了此次仁愛礁的補給活動。這説明菲律賓在南海地區的挑釁行為漸入瘋狂狀態,反映出菲律賓的決策系統毫無理性可言。事實上,多位菲律賓學者在談起菲律賓行動背後的邏輯時,大多苦笑不已。同時,不排除菲政客借此樹立所謂強硬愛國形象,並以此向背後操盤手錶忠心、要好處。但無論基於哪種原因,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滿足菲政客的私利而非服務國家利益。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對於外來的侵權挑釁行徑,中方有充分的法理依據和能力予以應對。自6月15日起,中國《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式規定》正式施行。它是指導中國海警機構開展行政執法工作的基本規範,有助於更好地維護海上秩序,符合國際通行做法。但自該規定頒布以來,菲律賓不斷在國際輿論場抹黑攻擊,妄稱“中國海警船可以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抓人”,以此挑動菲國內涉華極端情緒,綁架民意,服務私利。

  如果説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是菲律賓“南海行為敘事”的特定手段,那麼聯合域外盟友、打著國際法幌子向中國施壓,則構成菲律賓“南海行為敘事”的另一套模式。

  6月15日,菲律賓宣佈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了南海外大陸架劃界案,聲稱將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尋求確立在該海域開發自然資源的專屬權利。菲方的意圖昭然若揭,不過是想通過提出外大陸架劃界案的方式,坐實所謂“南海仲裁案”的非法裁決,固化乃至擴展其在南海地區的非法所得。同時借助其別有用心的“國際友邦”和媒體的幫助,在國際上抹黑中國的南海政策和立場主張。

  看似煞有介事,實則是“政治鬧劇”。分析人士指出,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機構。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實施“有爭議不審議”原則。中菲在南海存在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爭議。菲律賓單方面提交涉南海外大陸架劃界案,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違反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違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有關規定。按照大陸架界限委員會議事規則,菲方提交的劃界案不應被審議。菲方打著國際法的幌子製造話題,蒙蔽不了國際社會。

  在南海問題上,中方的態度一直很清楚:堅持同直接有關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妥處涉海矛盾分歧,同時對任何海上侵權挑釁行徑予以堅決應對。這既是對中國海洋權益的正當維護,也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支持。無論菲方一些人後續還打什麼“小算盤”,都難逃失敗下場。(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