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視頻]【新思想引領新征程】保護海洋生態 建設美麗中國
2024-06-22 20:08: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韓基韜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綠色發展,一代接著一代幹,久久為功,建設美麗中國,為保護好“地球村”作出中國貢獻。沿海省份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海洋生態環境治理,保護海洋資源,創新海洋綠色發展路徑,像對待生命一樣守護碧海藍天。

  這裡是海南三亞的一處珊瑚礁生態修復現場,工作人員潛入海底,將培育的珊瑚枝移植到珊瑚種植礁或自然礁盤上,再通過精心養護來提升珊瑚數量,他們説這是在海底“植樹造林”。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洋面積相當於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海洋強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從渤海之濱到南海島嶼,從港口碼頭到海岸綠道,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遍佈沿海各地。他指出,要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保護海洋,我國出臺《美麗海灣建設提升行動方案》,將美麗海灣建設重點推進範圍從50個擴大到110余個。實施《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佈了《海洋數據開放共享目錄》和首個國家海洋大數據服務平臺。

  沿海各地加強治理、系統保護、科學修復,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15萬平方千米,組織實施“藍色海灣”綜合整治、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紅樹林保護修復、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項目,樹立了一個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生態修復樣本。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福建廈門,近岸海域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依靠智慧海上環衛系統,保潔人員能在茫茫大海上及時發現海漂垃圾並快速處理。

  一個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行動成就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遼寧錦州大淩河口濱海濕地控污凈海,廣袤的蘆葦蕩與壯美的“紅海灘”相映生輝、美輪美奐。河北秦皇島七里海潟湖退養還海,再現“碧海斜陽遠,群鳥桂月長”的景觀。天津濱海新區陸海聯防聯治,打造水清岸綠、魚鷗翔集的美麗海灣。

  以科技創新支撐海洋生態保護。上海完善海洋觀測系統數據共享機制,9個海洋觀測站點納入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浙江寧波梅山灣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發佈赤潮大數據預警平臺、水安全應急處理預案等多項科研成果,形成“科技借力、科學治理”的海洋生態保護新模式。

  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整治修復海岸線近1680千米,濱海濕地超過75萬畝。我國紅樹林總面積292.0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