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從“歷史答案”到“時代答案”,中國擔當持之以恒
2024-06-28 23:15: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君顏

  70年前,亞非拉民族獨立解放運動風起雲湧,新生國家渴望維護國家主權、發展民族經濟。中國領導人首次完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如何處理國與國關係給出了“歷史答案”。

  70年後的今天,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課題,中國又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時代答案”。

  從“歷史答案”到“時代答案”,變化的是國際形勢、國際格局,不變的是中國對國與國關係的創新探索、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擔當盡責、對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不懈追求。

  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紀念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新形勢下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好的傳承、弘揚、昇華,發出了“全球南方”同世界各國人民共創美好未來的時代強音。

  作為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7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寫入一系列重要國際文件及中國與近百個國家的外交聲明中。習主席在講話中全面總結了這一原則的“四大歷史貢獻”,指出它為國際關係和國際法治樹立了歷史標杆,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建立和發展關係提供了正確指導,為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聯合自強匯聚了強大合力,為國際秩序改革和完善貢獻了歷史智慧。在印尼-中國夥伴關係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項目主任韋珍玉看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非常寶貴的遺産,應該將其傳承下去。

  歷史的車輪轉到今天,國際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全球南方”整體崛起,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加速演變。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延宕不止,個別大國重拾冷戰思維,挑起貿易摩擦,大搞霸權霸道,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新挑戰。

  在歷史的轉折關頭,中方著眼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和根本利益,在弘揚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給出了新的答案。

  那麼,新形勢下如何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主席強調要堅持主權平等的原則、夯實相互尊重的基礎、實現和平安全的願景、匯聚共築繁榮的動力、秉持公道正義的理念、展現開放包容的胸襟。這“六大主張”既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髓,又有了新的昇華。比如從文明發展的層面強調開放包容,“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學互鑒中兼收並蓄、交相輝映”。

  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前主席、巴中學會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源於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現實,源於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彰顯了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接受《國際銳評》採訪時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一個破解人類和國家發展困局的良方,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其傳承弘揚,為當前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強穩定性和正能量。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南方”理應走在前列。70年前,亞非拉國家雖然獲得主權獨立,但依然貧困落後、發展停滯。當今世界,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全球治理,“全球南方”的力量都更加壯大、參與國際事務也更加積極主動。作為“全球南方”天然成員,中方這次提出“全球南方”開放包容合作倡議,宣佈了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項舉措,涉及人才培訓、青年交流、經濟發展、自由貿易、農業合作、數字經濟、綠色生態等多個領域。這展現了中方推動“全球南方”發展振興的堅定決心,為加強南南合作、促進南北合作、推動人類進步注入了新動力。

  歷史的接力一棒接著一棒向前奔跑。當前,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也歡迎各國搭乘中國“便車”,實現共同發展。正如習主席所指出,“面對和平還是戰爭、繁榮還是衰退、團結還是對抗的歷史抉擇,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內涵,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不懈努力。”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