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中國人權保護何以獲得聯合國“熱烈掌聲”?
2024-07-05 19:35: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當地時間4日,瑞士日內瓦。當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一致核可中國接受第四輪國別人權審查的報告時,會場響起熱烈掌聲,許多國家代表向中國代表團表示祝賀。事實上,早在1月份的第四輪國別人權審議會上,“熱烈歡迎”“感謝中國提交的全面報告”就成了現場高頻詞。120多個國家充分肯定中國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作出的努力,大多數發言國家在短時間內就對中國人權保護給出了高度評價……

  國別人權審議是各國在聯合國框架內就人權問題進行平等坦誠交流、開展建設性對話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分別於2009年、2013年和2018年參加了前三輪審議。自第三輪審議以來,為進一步改善人權保護,中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或修訂法律,並接受了第四輪審議的大多數建議,還宣佈將採取30項人權保障新舉措,涉及民生福祉、人權法律保障、國際人權合作等方面。各方一致評價中國“開放坦誠、組織高效”。

  這些對中國人權的一致意見從何而來?事實給出了答案。多年來,中國堅持以生存權和發展權為首要的基本人權,創造性提出“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權的基礎,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從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體系以及5G網絡,中國的人權保護成就有目共睹。敘利亞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常駐代表海德爾·阿裏·阿邁德説,“中國在人權保護領域成績斐然,政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取得了持久有效的成果”。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通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讓人民當家作主。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首位盲人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澄手握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指尖輕觸紙面,向世人展示了“摸得著”的民主。他把盲人群體的訴求帶上了全國人大,一句“讓更多人看到我們”傳遞了中國式民主的溫度。

  人權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權,而是所有人平等享有的權利。在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這一點體現得尤為明顯。少數民族不僅享有宗教信仰自由,還充分享受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權利。在西藏拉薩,73歲的老阿媽央吉卓嘎用藏文醫療管理系統預約掛號;日喀則的薩迦寺內,部分珍貴藏文古籍實現了數字化保存與利用。借助信息技術,古老藏文與世界同步邁入了數智時代。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到中國、了解中國,他們不再被西方的“人權敘事”蒙蔽。最近,一位外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留言道,“這裡非常乾淨,沒有武器,每個人都很放鬆平靜,這是一個國家該有的樣子”,底下評論區引來不少點讚。近來,隨著中國擴大免簽“朋友圈”、推出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措施,海外社交平臺上掀起了一股“中國旅行”風。極高的安全感、飛馳的高鐵、外賣無人機、新能源汽車……這一切讓很多外國遊客感嘆,“原來以前聽到的都是謊言!”在此背景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場響起的熱烈掌聲,也是對西方長期以來抹黑中國人權論調的有力回擊。

  不僅如此,中國對國際人權事業的貢獻也得到廣泛認可。不管是倡導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還是提出一系列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抑或是呼籲共同抵制借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中國一直為全球人權治理貢獻力量。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多次通過中國提交的“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決議,充分彰顯了中國智慧的可行性。

  在這個過程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以發展促人權的實踐範本。這一倡議提出以來,已在全球範圍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幫助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在塔吉克斯坦一座中企投建的紡織産業園內,當地員工陶黑勒説,他已經從一個沒有任何技術經驗的放羊娃,變成了一名技術骨幹。當地棉農也説,“中國人帶來了新的棉花品種、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

  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前,中國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這不僅為本國和世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豐富了人權的發展模式。國別人權審議只是中國人權發展道路上的一個節點,更多精彩的中國人權故事還在續寫,中國同各國一起推進世界人權事業的努力也在持續。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