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歐洲頭條丨投票進入倒計時 “保護主義”不能“保護”歐洲利益
2024-09-19 16:59: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位樹理

  總臺記者獲悉,歐盟各成員國代表將於9月25日舉行正式投票,以確定是否對在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加徵為期五年的關稅。

  隨著這一決定性投票進入倒計時,中歐雙方的磋商也進入了最後階段。在這一磋商關鍵時刻,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定於9月19日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談。

  這一關鍵時期舉行的中歐經貿領域高層會晤牽動了中歐各方的神經。不少歐洲有識之士表示,此次難得的面對面會晤為中歐達成共識提供了良好契機,期待歐盟方面認清並接受中國電動汽車的優勢並非基於補貼這一事實,放棄有損自身利益的加徵關稅計劃。

  中國電動車優勢源自補貼?

  歐洲民眾並不這麼看!

  自去年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以來,歐盟委員會一直聲稱,中國電動汽車價格便宜,與歐盟國家競爭對手相比,具有巨大的價格優勢,並一廂情願地認定,這一巨大價格優勢是中國政府向這一利潤豐厚的行業投入鉅額補貼的直接結果。對此,親自駕駛過中國電動汽車的歐洲民眾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歐洲民眾 博克睿:我親自駕駛過比亞迪、蔚來和小鵬電動汽車,也駕駛過理想SUV。可以説,它們是非常好的車。我還很期待駕駛新款電動汽車問界M9。我的一個朋友就有一輛,他告訴我這輛車比他之前的奧迪Q7更好。説到優勢,我不得不説,從我的經驗來看,中國的電動汽車的舒適度和品質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甚至最高的水準。駕駛體驗也很好。

  博克睿指出,中國國內市場可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的市場。這極大推動了中國車企在生産能力、價格成本和性能創新方面脫穎而出。一些新興尖端技術幾乎已經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的標配,而這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的一個巨大優勢。

  實際上,博克睿的觀點代表了歐洲市場的普遍共識:中國電動汽車的優勢不是基於補貼,而是基於産業規模、整體供應鏈優勢以及市場激烈競爭與不斷創新。同時,成熟的工業製造能力與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産方式所保證的優質高效産能,使得中國電動汽車産業在全球市場上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深受歐洲民眾的喜愛。歐洲民眾也表示,歐盟不應該給消費者增加負擔,消費者有權自由購買自己心儀的汽車。

  歐洲民眾 米蘭:我認為重要的是汽車的生産方式。如果是在本地用更可持續的方法生産的,我覺得購買這裡生産的電動汽車更好,但如果在中國是用良好的技術和負責任的方法生産的,也許購買中國電動汽車會更好。

  歐洲民眾 哈桑:作為普通人,我希望在這裡能夠自由地選擇中國或者歐美生産的電動汽車,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我願意購買中國電動汽車。歐盟應該公平地對待中國企業,而不是對美國企業進行偏袒,因為電動汽車最終是有益於世界、有益於保護環境的。這事關全人類,不是個別國家的。

  以補貼為由加徵關稅

  站不住腳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所謂理由——産業補貼政策,其實源於美歐。全球各國普遍採用這類政策在産業發展初期支持其快速發展。為促進新能源産業的發展,中、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都出臺了購置補貼等相關扶持政策。

  根據歐盟中國商會發佈的報告,中國的補貼政策已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而退出市場。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歐盟27個成員國已有20個國家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財政支持,且歐洲國家補貼政策範圍廣、補貼力度大,對於購買純電動車型補貼普遍在4000歐元左右。對此,明眼的歐洲消費者也清醒地認識到,歐盟以補貼為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説法是站不住腳的。

  歐洲民眾 博克睿:歐盟委員會説,需要徵收關稅是因為中國製造商從政府補貼中獲得資金。我想説的是,歐洲、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都使用産業政策,併為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生産提供數十億歐元的補貼。我認為,説補貼是歐盟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理由,這是誤導。

  “保護主義”並不能

  “保護”歐盟利益

  出口到歐洲的汽車包括很多在中國製造的歐洲品牌。例如,德國的三大車企,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大眾都在中國設有工廠,並將大量産品返銷至歐洲當地,而歐盟加徵反補貼關稅註定將反噬本土企業。歐盟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做法與立場在歐盟成員國內部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部長王文濤9月17日在柏林會見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雙方重點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等議題進行深入坦誠交流。哈貝克表示,德方支持自由貿易,歡迎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對歐投資,不贊成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中方業界提出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為歐中下一步磋商奠定良好基礎,期待歐委會作出建設性回應。德方將敦促歐委會同中方尋求妥善解決方案,盡一切努力避免貿易衝突。

  自歐盟委員會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來,一些歐盟成員國、車企組織和歐洲民眾等各界持續發出反對聲音,認為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將帶來嚴重負面後果。

  歐洲民眾 博克睿:我認為第一個後果當然是消費者要支付更高的費用。它減少了選擇,迫使人們更長時間地使用陳舊的、帶來污染的技術,因為它推高了購買電動汽車的價格。但我認為長期後果更加嚴重,因為這會推遲向低碳社會的過渡,從而阻礙每個人都渴望實現的綠色轉型。

  日前,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發佈文章稱,電動汽車市場停滯不前,歐洲汽車行業對可能無法實現2025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擔憂日益增加。據彭博社報道,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正準備要求歐委會將2025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推遲兩年。媒體披露的草案中寫道:“歐盟正面臨危機,當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低迷。歐盟整體汽車市場要想符合2025年排放規定,電動汽車在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中的佔比則應達到20%至22%。然而,這一比例在乘用車中不到15%,在輕型商用車中則更低。”

  總臺記者 朱曦莉:歐盟想要“保護”的汽車行業之所以“站出來”質疑歐盟的産業政策,是因為歐洲汽車行業看到,歐盟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做法導致消費者對購買電動汽車持觀望態度,這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對歐盟的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還將阻礙歐盟推進零碳目標的實現以及歐盟自身的綠色轉型。實際上,歐盟的“保護主義”做法並不能“保護”歐盟的利益。

  監製丨姜秋鏑

  主編丨梁弢

  記者丨朱曦莉 顧鑫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