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報道員獲悉,針對日本日立造船公司旗下兩家子公司存在篡改船舶用發動機測試數據的問題,該公司于當地時間9月17日向日本國土交通省遞交了基於外部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的中期報告。
報告稱,除此前已有問題外,調查中還發現兩家子公司存在篡改發動機氮氧化物排放量測試數據的問題,共涉及1300多臺船舶用發動機。
此外,日本貨物鐵道公司10日發佈消息稱,經查實,該公司存在篡改壓力測試數據的行為。13日,日本國土交通大臣齊藤鐵夫在記者會上表示,已就此事于12日要求全國的鐵路運營商對車輪和車軸進行緊急檢查,並在30日之前提交報告。
問題1:除了日立造船的造假醜聞外,日本此前有汽車企業集體造假的醜聞,目前,日本小林制藥醜聞還在持續發酵。日本製造業醜聞不斷,反映了日本存在什麼問題?
製造業醜聞不斷,反映了日本存在什麼問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 項昊宇:
近年來,日本製造業爆出的一系列造假醜聞涵蓋了多個行業和領域,包括汽車、鋼鐵、造船、制藥等日本引以為傲的優勢産業。這些反映出的是日本的企業文化、社會生態和監管制度等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從企業管理層面來看,日本獨特的企業文化包括終身雇傭制和年工序列制,能夠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穩定性,也可能導致人員的流動性降低和新陳代謝變緩,從而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和效率。同時,日企近年來為了控制人力成本,傾向於增加臨時工和非正式雇傭人員,員工的歸屬感和穩定性下降,就會導致企業的技術和品質控制水準下降。
其次,監管層面的問題不容忽視。日本政府雖然在法規的制定和標準的執行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但是長期以來過於信賴企業的自律,也導致國家監管不足。監管機構的人手和制度的缺陷也催生了問題。
從根本上看,從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日本經濟經歷了長期低迷,尤其隨著少子老齡化形勢持續嚴峻,國內市場萎縮,不少企業為了生存和競爭,過度追求降本增效,甚至採取違規手段逐利。
儘管從整體來看,這些問題暫時可能還只是局部現象,但由於頻繁出現,日本社會還是需要敲響警鐘。
問題2:這種大規模的造假事件會對日本的國家形象、企業形象帶來什麼影響?
大規模造假事件會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 項昊宇:
首先,造假事件直接影響到了全球消費者對日本産品的信任。比如日本汽車行業的數據造假事件,涉及到豐田、本田、馬自達等多家知名車企,涉及車輛數量非常龐大,無疑會讓全球消費者對於日本汽車行業、日本汽車産品的安全性産生懷疑。日本鐵路行業的數據造假也引起了公眾對公共交通安全的擔憂。
其次,這些事件也會對日本經濟産生負面的影響。製造業是日本經濟的重要支柱,最近頻發的汽車行業、造船行業(的醜聞)對日本經濟的影響非常直接。造假醜聞會導致部分停産整頓,進而引發部分消費者對其敬而遠之,導致銷量下降,財務狀況惡化,進而影響到整個日本的經濟表現。同時,一些企業還可能因此面臨罰款賠償、法律訴訟,日本製造業的口碑也會逐漸下滑,最終導致日本産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下降,都會對日本經濟造成負面打擊。
第三,造假事件有損日本國家軟實力。二戰後,日本精心打造出來的國家形象和品牌信譽是日本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頻繁造假肯定會在無形中削弱日本的正面形象,以及文化産品和服務方面的國際競爭力。近年來,日本産品的光環也在褪色,大家對於日本製造的正面認知在逐漸淡化,這背後其實也跟這一系列日企醜聞有間接關聯。
來源:《新聞盤點》
主播:邱曉雨
記者:董晶晶
編輯:汪一鳴
簽審:楊卓英 鄒浩宇
監製: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