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中國文物藝術品被意大利送回祖國。在2022年10月和今年4月,意大利文物憲兵分別向我國通報了兩批查獲的疑似中國文物的信息。經過文物局鑒定和法律研判,意大利政府最終同意返還要求,送這批文物回家。
據了解,該批文物藝術品主要應為我國甘肅、青海、陜西等地區的出土文物,漢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獸是當時社會安定富足與開放包容的實物見證。其中,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涵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以及馬廠類型。這些文物將為考古研究提供哪些重要的信息和線索,對我們研究早期文明又有哪些幫助?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隊隊長郭志委介紹,該批文物藝術品以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為主,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郭志委:這批文物我看到的主要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大概有那麼幾十件,大概有三種類型,就是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的,這批文物就從直觀看保存的還是不錯的,雖然個別有修復的痕跡,但是整體保存的現狀還不錯。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有個叫馬家窯的小村莊,坐落在黃土高原深處、黃河上游的支流洮河岸邊。1924年,一處彩陶遺址在這裡被發現。20年後,中國學者夏鼐將其命名為馬家窯文化。彩陶,是馬家窯文化最顯著的特徵,紋飾華麗典雅,圖案生動多變,展現了遠古先民靈動多彩的生活圖景。郭志委認為,這批文物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直接物質資料。
郭志委:馬家窯文化我個人覺得是黃河上游最重要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它的年代大概在距今5000年到4000年,對於我們研究者來説,它其實達到了非常高的文明化的程度。根據我們現在的認識,因為它的年代大概比如跟良渚大致是可以相對應的,良渚它是在長江的下游地區,我們這是在黃土高原上,它最顯著的特色就是生産彩陶和使用,然後傳統應該是從仰韶文化中來的,但是它可能因地制宜做了一些改進和創新,最終達到了彩陶的生産和製作的一個巔峰狀態。
馬家窯文化孕育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黃河上游地區,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一脈相承。濃亮的黑彩、紅彩、白彩,化作水波、網格、鋸齒、蝌蚪、蛙躍動在盆、缽、壺、罐上。紋飾如同“晶片”,記錄著先民們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包括對水的敬畏、對田地的讚美。郭志委也認同許多學者的觀點,馬家窯先民們第一次開闢了西北地區廣大的生存空間,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舞臺。
郭志委:對我們中華文明的貢獻,我個人覺得它為我們中華文明在早期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向西北一路進軍,開拓出來了一大片很重要的空間。他們在這裡持續發展了大概差不多1000年,然後還往西北甚至到河西走廊,往南可能進入四川川西北地區,往西還登上青藏高原,就進入青海共和盆地這些區域,等於為我們中華文明在大概5000年前在這裡經營開拓經營了一片戰略空間。
幾乎在馬家窯文化出現的同一時期,以黑海西部和西北部為中心的庫庫特尼—特裏波利文化也出現了彩陶的大繁榮,兩地彩陶的紋飾、器形高度相似。東西文明的“撞衫”,激發了早起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思考。遠在絲綢之路出現之前的史前時期,是否就有一條“彩陶之路”,引發過橫跨歐亞大陸的藝術浪潮?
按照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韓建業的定義,“彩陶之路”是史前時期以彩陶為代表的早期中國文化和早期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之路,包括順此通道中西方文化在金屬器、農作物、家畜、宗教、藝術、思想等諸多方面的交流。其中,彩陶從西到東的影響至少可達中國甘青地區,從東向西的影響至少可到中亞南部和克什米爾地區。數千年前,從洮河沿岸到黑海沿岸,史前人類相距萬里、天各一方。他們沒有現代交通工具,更沒有手機、衛星,是如何實現密切的交流互動的?許多學者表示目前難以給出確定回答。因為在兩大文化體之間的中亞地帶,尚未發現起到橋梁作用的文化。郭志委表示,隨著考古工作的持續推進,待解謎題終將揭開面紗。
郭志委:因為它所處的位置和它所處的時代,大航海時代之前,我個人覺得我們的一些文化交流更多的還是沿著陸地跟河流來進行的。它正好守著河西走廊這個位置,等於佔據了至少在早期中西交流的前沿地帶,目前我們知道的很重要的一些商業技術,比如像綿羊,像麥類作物,像黃牛、像冶金這些一般都認為是5000年之後,從中亞西亞傳到我們這邊來的,都甚至是經過河西走廊,然後馬家窯文化也正好處在時間階段上。很有可能就在這個時期,馬家窯人或者是馬家窯文化已經跟中亞西亞的文明有接觸,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最後把一些東西引進來,有些東西走出去,使它成為有可能是我們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馬家窯的彩陶發展出了如水波紋之類的寫實手法,表明當時已出現以製作彩陶為職業的社會分工。而專業化分工是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的重要標誌。隨著科技、環境、材料等多學科介入考古領域,學者從馬家窯文化中解讀出的信息也愈發多彩。
郭志委説,近年來,為了系統保護研究馬家窯文化,當地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馬家窯遺址進行先後4次考古發掘,累計出土遺物60多萬件,並對其中的破損文物和陶片進行歸類、編號、整理、修復。
郭志委:馬家窯文化的大型聚落,通過聚落一步一步做工作,更加完整更加清晰把它認識清楚之後,有可能對於我們中華文明探源在西北地區缺的這一塊,就是關鍵的時間點和區域缺的這一塊,能説得更清楚,説得更明白,加上它有自己的特色,也可以探討就這個區域的特色,它走的道路,以及它對整個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一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