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天津    |    直播·視頻     |     熱點專題    |     數字天津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2024-11-13 16:39: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尹媛責編:馮薇薇

  2024年,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聚焦聚力“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全力實施“十項行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準上展現新的面貌,加快將天津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1-10月,全市共接待國內遊客22832.08萬人次,同比增長12%;國內遊客旅遊花費2563.56億元,同比增長33.7%;遊客人均花費1122.79元,同比增長19.4%。其中,10月全市共接待國內遊客2558.99萬人次,同比增長5.7%;全市國內遊客旅遊花費338.07億元,同比增長40.6%;遊客人均花費1321.10元,同比增長33.0%。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2024年中國文化旅遊産業博覽會 供圖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文旅協同走深走實。京津冀三地文旅領域進一步拓展對接的廣度深度,溝通協同體系更加暢通、文物保護利用更加有力、文旅産品供給更加豐富、公共文化服務更加普惠、文旅行業秩序更加規範。天津召開京津冀文旅協同專題工作組會議,達成十項天津共識,簽署三地“公共服務優質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旅遊領域執法協作工作措施”等,上線20條京津冀區域精品旅遊線路。三地聯合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10週年新聞發佈會、京津冀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交流會等,聯合發佈京津冀主要歷史文化資源分佈圖、京津冀文旅LOGO和京津冀文旅地圖等,聯合舉辦京津冀戲曲展演季、京津冀非遺聯展、“歡樂京津冀一起過大年”等一系列文旅活動,共同推出暢遊京津冀、文物主題遊徑等一系列精品線路。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天津原開灤礦務局大樓 供圖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謀劃建設力度,盤活存量資源。天津積極推動本市文旅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向國家發展改革委上報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7個。同時,廣泛對接國內文旅“規上企業”,招商引資工作持續向前推進,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速140.9%,位居全市第一。另外,推動攜程全生態超級旗艦店落地河北區,盤活意風區閒置樓宇資源。此外,深入開展全市閒置歷史文化資源的底數摸排和盤活工作,已盤活原蔡氏家祠、原開灤礦務局大樓、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等8處歷史文化資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橋見海河 邂逅浪漫”——橋邊音樂匯活動 供圖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舉辦貫穿全年的文旅主題活動,拉動文旅消費。天津圍繞“天津始‘鐘’‘響’你”總主題,舉辦“春風十里 天津等你”“粽情天地 嗨啤津夏”“秋意盎然 津彩斑斕”“冬日暖陽 津味綿長”系列特色文旅活動,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務和一攬子優惠措施;舉辦了100場“橋見海河 邂逅浪漫”——橋邊音樂匯活動,累計吸引現場和直播平臺400余萬人次觀看,圖文瀏覽量超過1億次;“海河邂逅泰晤士”天津時尚秀,與倫敦時裝周專場秀形成雙城互動,讓世界目光聚焦天津;搶抓假日經濟,元旦、春節、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國慶7個假日,全市共接待遊客7119.7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22.93億元。天津成為假期全國熱門旅遊目的地和北京人首選出遊目的地。同時,天津成功舉辦2024中國文化旅遊産業博覽會,共吸引2000家企業來津參展參會,參與人數28.16萬人次,展會期間線上線下成交額3.85億元,項目簽約額300.7億元,推動文旅産業創新發展和投融資。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2024天津馬拉松比賽現場助威團 供圖 天津馬拉松組委會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2024天津馬拉松比賽現場助威團 供圖 天津馬拉松組委會

  推進文旅商體農深度融合,實現文旅賦能。天津實施鄉村旅遊示範片區提升和精品線路提亮工程,開展全市12個鄉村旅遊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推動鄉旅公司建立全市精品民宿項目開發資源庫,國旅公司策劃設計5條精品線路,實現導流4.5萬人次;舉辦2024天津馬拉松“體彩杯”文創設計大賽,共評選出10個金獎作品,20個入圍作品,並於2024天津馬拉松期間在馬拉松博覽會進行展示展銷;搶抓全面實施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重大機遇,積極推動郵輪旅遊與港産城協同聯動發展、與文商體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天津氣派的郵輪旅遊場景。今年1-10月(截至10月24日),天津共接待國際郵輪91個航次、32.1萬人次,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接待郵輪航次及旅客量穩居全國第二、北方第一。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2024天津馬拉松比賽現場 供圖 天津馬拉松組委會

  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賡續城市文脈。天津紮實推進天津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已認定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和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在梁啟超紀念館舊居舉辦“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活動,精心組織2024年天津市“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發佈第三批文物主題遊徑;實施梁啟超舊居之飲冰室書齋、李純祠堂三道院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修繕工程;服務本市重大項目,推動天津勸業場大樓列入國家文物局文物建築保護示範項目;開展天津石質長城搶救性維修研究項目;落實“先考古,後出讓”制度,完成基建考古項目149項,統籌推進城市更新與文脈傳承。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2024年天津市“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 供圖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加強文博資源挖掘展示利用,激發文物活力。全市正式備案博物館達80家,基本形成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天津組織開展第五批全國博物館定級和全市“類博物館”培育計劃,靜海區薩馬蘭奇紀念館、濱海新區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天津市體育博物館、天津戲劇博物館(文廟博物館)、天津梁啟超紀念館被評為三級博物館;深挖館藏資源,舉辦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1至10月,全市各博物館共舉辦陳列展覽543個,接待參觀人數1599萬餘人次,舉辦社教活動9922場。同時,天津博物館“河上花:中國花鳥畫之道”獲評第二十一屆(2023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另外,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日出東方——老一輩革命家與新中國的誕生”、平津戰役紀念館“浴血沽口——紀念塘沽解放75週年專題展”等三項展覽入選“博物館裏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名單。此外,天津成功舉辦天津市文博創意産品設計大賽,創新打造天津戲劇博物館(廣東會館)“百年會館 精彩戲博”系列項目;組織策劃天津自然博物館(北疆博物院)創建110週年國際研討會及展覽活動,加強交流互鑒,提升國際影響力。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天津戲劇博物館(廣東會館)“百年會館 精彩戲博”系列項目 供圖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紮實開展文藝創作演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天津以“以文惠民 以文潤城”為主題,開展名家經典惠民演出季;策劃組織2024天津戲劇節、天津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交響音樂會,實施“邂逅·天津”創意城市計劃,策劃推出“最美街角”系列活動,以各種城市藝術的跨界、對話、交融、混搭為樣態開展系列藝術演出。多個劇目演出獲評榮譽獎項,天津京劇院《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巾幗英傑》榮獲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優秀劇目,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俗世奇人》榮獲紀念西南劇展80週年暨第八屆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優秀劇目”獎,天津評劇院三團《夜宿花亭》、天津寶地荷花演藝有限公司《孫繼皋賣水》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傳統戲曲摺子戲復排計劃名錄》。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天津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交響音樂會 供圖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增強均衡性可及性。天津創新開展第九屆市民文化藝術節,策劃推出52項群眾文化活動;紮實開展首次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工作,共評出特級文化站24個、一級文化站165個、二級文化站45個、三級文化站16個;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打造首屆“海河共讀匯”品牌活動,推動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推出“我在天圖讀古籍”等親子體驗活動;緊扣節慶假期及重要節點,組織開展26場“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8場“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下基層活動;舉辦2024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舉辦群文精品活動百餘項,惠及群眾百萬餘人次;組織7場村晚活動,展現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天津市1-10月文旅工作成績斐然

第九屆市民文化藝術節現場 供圖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統籌推動文旅宣傳工作,講好天津故事。天津持續開展“引客入津”行動,舉辦系列發佈會、推介會;深入與攜程、抖音等網絡平臺和頭部企業合作,展示天津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和“近悅遠來、好戲連臺”的文旅新氣象。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文旅系統全媒體矩陣發佈43914篇作品(央媒刊發消息1282條、市媒發稿6876篇),全網總粉絲量514.9萬,開展3984場(次)主題直播活動,總時長7844.58小時,全網總瀏覽量突破40億人次。同時,“文旅媒資庫”電子資料累積近2T,組建7個全市文旅宣傳工作矩陣,穩妥處置3次網絡輿情。另外,天津文旅自有新媒體賬號15個,位居全國各省級文旅第一梯隊。天津文旅抖音粉絲突破50萬,年度增長1500%,位居全市政務抖音號綜合排名前三位。新註冊5個海外賬號粉絲數突破10萬。天津文旅微信公眾號、微博號在天津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排行榜穩居前十,多次排名進入前三。全媒介投放新聞素材3000余條(次),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聞聯播等權威媒體欄目對天津文旅工作進行了多次深入報道。(文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