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移民問題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關注的焦點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22日表示,希望將移民健康問題納入COP29宣言,因為預計到2050年,“全球氣候難民將達到12億”。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截圖
專家表示,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不履行相關義務導致氣候移民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大城市因氣候移民問題面臨巨大的社會經濟、環境安全等壓力。
專家呼籲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需要努力獲得充足的資金保障來應對氣候移民增多給大城市帶來的困境。
氣候變化導致“氣候移民”越來越多
國際移民組織將氣候移民定義為由於氣候變化影響造成的環境突變或逐步變化,個人或群體不得不選擇暫時或永久離開其慣常居住地,在一國境內或跨越國際邊界的遷移行為。
氣候變化已經迫使世界各地數千萬人背井離鄉,逃離海平面上升、毀滅性乾旱以及全球變暖等的影響。氣候移民正日益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一個關鍵問題。
根據全球移民數據門戶網站的數據,2022年,有3260萬人因自然災害而被迫流離失所,比過去十年的平均數高出41%。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以伊拉克為例,該國降雨稀缺,已連續多年遭遇嚴重乾旱。
伴隨土壤條件的逐漸惡化,伊拉克中南部的大量農民被迫放棄自家耕種的土地,轉而寄居到城市周邊謀生。
氣候變化導致的土地乾旱讓賈巴爾一家成了“氣候移民”。他和家人原本在農村擁有75畝的耕地和大量牲畜。但面對氣候變化導致的土壤貧瘠,他無法再繼續靠種地謀生,當水源不斷減少直至徹底中斷時,他家只能賣掉50至70頭羊謀生。
賣掉牲畜仍然無法渡過難關的賈巴爾不得不舉家遷往納西裏耶。在建築業從事幾年繁重的體力勞動後,賈巴爾上了年紀,身體也越來越差,他最終失去生活來源,只能失業在家。
伊拉克的賈巴爾一家並非特例。
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的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組織日前發佈了一項關於全球城市氣候移民的開創性研究報告。
報告分析了氣候變化對三大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內十個城市移民的影響。報告預計,到2050年,可能有多達800萬人因氣候危機遷移到這十個城市。
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組織報告截圖
報告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舉例稱,達卡居住著2000多萬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其中25%的居民居住在貧民窟和非正規居住區。食品、水、電和醫療保健等基本商品和服務供應短缺。
報告預計,到2050年,達卡或將新增300多萬來自農村地區的氣候移民。為了生存,他們只得逃避氣候變化帶來的環境影響,如酷熱和洪水。報告警告稱,因氣候變化導致大規模人口涌入將加劇現有的城市問題。
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還讓城市面目全非。
C40發佈的這份報告指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必須調整基礎設施,以適應成千上萬流離失所者的到來。
巴西總統盧拉日前在國際會議上發表講話時呼籲全球加強氣候行動,妥善處理氣候移民問題。
盧拉表示,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到全球的70%,能源消耗佔全球的75%,城市中心不成比例地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熱浪、水電不安全和巨大的洪水,“就像我們最近在巴西南部、哥倫比亞和西班牙看到的那樣”。
巴西政府官網截圖
“是時候採取行動確保氣候移民的尊嚴”
科學研究已證實,發達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而發展中國家卻一直在為此埋單。
早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發達國家就作出承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但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此前發佈的報告,發達國家2022年才首次兌現1000億美元的承諾,比原定時間晚了兩年。而且不論是承諾兌現的時間,還是兌現的方式,都招來不滿。
可以説,發達國家在氣候融資方面的表現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貸款多贈款少,甚至把發展援助資金改頭換面算作氣候援助資金。此外,雖然發達國家自稱氣候融資完成度幾乎逐年提高,但“摻水”“湊數”問題嚴重。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期間,多國領導人呼籲要採取切實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巴哈馬總理菲利普·戴維斯呼籲,各國要用“超越邊境、超越國家的眼光去看待氣候變化”,因為“吞噬森林的大火、破壞家園的颶風並不是遙遠的不幸,而是共同的悲劇”,“我們所忍受的,你們同樣忍受,我們所失去的,你們一樣失去”。
菲利普·戴維斯發言稿截圖
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艾米·波普在大會期間表示,去年,由於氣候變化而新增的流離失所的人數比衝突導致的流離失所的人數更多,而且這個數字只會繼續增長。是時候採取行動,以確保氣候移民的尊嚴。
艾米·波普:“如果國際社會想要確保更大的韌性,想要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想避免弱勢群體大規模流離失所,投資于這些社區,確保他們更能抵禦氣候變化的影響,並使他們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能夠安全、有尊嚴地行動,這是絕對關鍵的。”
資料圖:艾米·波普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張哲
記者丨王紅嶺
編輯丨林維 尚娟
簽審丨劉允 張哲
監製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