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布林肯訪問北約總部 施壓烏克蘭“戰至最後一個年輕人”
2024-12-05 18:02:02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楊磊

  資訊不枯燥,其實很有聊。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有關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烏克蘭的“建議”。這份“建議”在烏克蘭官方聽來似乎有些刺耳,但在北約一些國家卻十分流行。

  下個月即將卸任的布林肯12月3日和4日訪問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並出席北約外長會議。法新社對此的報道題為:“熱愛歐洲的布林肯在特朗普交接前最後一次北約之行”。

  特朗普“陰雲”籠罩北約外長會

  法新社報道直白地寫道:儘管布林肯受到了北約領導人的熱情接待,但特朗普以及他下個月就職後可能出現的孤立主義政策陰雲籠罩著這場為期兩天的會議。

布林肯訪問北約總部 施壓烏克蘭“戰至最後一個年輕人”

法國24小時電視臺援引法新社報道截圖

  報道稱,隨著特朗普為上臺做準備,布林肯和他所代表的“跛腳鴨政府”的影響力已經不大了。

  不過,布林肯在布魯塞爾堅稱,拜登總統的政府將繼續尋求在其僅剩的權力時間內向烏克蘭輸送武器。

  與此同時,布林肯也在4日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對烏克蘭提出了“建議”:烏克蘭需要作出進一步動員以對抗俄羅斯的“艱難決定”,但這決定是必要的。

  西方施壓烏克蘭“戰至最後一個年輕人”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的報道評論稱,布林肯的這一表態是美國高級官員就烏克蘭動員問題的最新言論。美國一位高級行政官員11月也曾表示,烏克蘭沒有動員或訓練足夠的新士兵。

  報道稱,拜登政府以及一些西方夥伴正在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將其最低動員年齡從25歲降低到18歲,以補充軍隊。

布林肯訪問北約總部 施壓烏克蘭“戰至最後一個年輕人”

《基輔獨立報》報道截圖

  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布林肯談到,“我們中的許多人認為,讓年輕人參與戰鬥是必要的。現在,18至25歲的人沒有參與戰鬥”。

  對此,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4日在布魯塞爾説,北約外長會上一些與會領導人在進一步推動降低烏克蘭的徵兵年齡限制,“似乎希望烏克蘭不僅要戰鬥到最後一名士兵,而且要戰鬥到最後一名年輕人”。這不僅極不負責任,而且是極其危險的一步。

  澤連斯基:不同意美國説法 烏方更缺的是武器

  就烏克蘭動員以及西方軍援問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2月初曾駁斥美方的呼籲。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請求10個旅的軍事支持,但合作夥伴提供的援助僅夠完全裝備2.5個旅。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希望我怎麼動員年輕人”,“他們不知道該去哪個旅,用什麼武器作戰”。

布林肯訪問北約總部 施壓烏克蘭“戰至最後一個年輕人”

  《基輔獨立報》11月28日報道,烏外交部稱基輔與合作夥伴討論動員戰略,呼籲加快軍事援助。

  綜合媒體的報道,在這一問題上,美烏似乎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烏克蘭官方多次敦促西方夥伴加快交付關鍵軍事裝備,並強調更快的軍事援助比徵召更多人員更重要。

  但美方官員則多次表示,人員很重要。布林肯4日在布魯塞爾再次強調,“動員很關鍵,因為即使有錢,即使有彈藥,也必須有人在前線”。美國致力於盡最大努力訓練烏克蘭士兵併為他們提供武器。

  動員抑或武器?生存還是滅亡?

  究竟應該先讓烏克蘭動員更多人上戰場,還是先讓西方提供足夠多的武器,一時半會兒誰也説不清。

  不過,從《基輔獨立報》的網友在相關新聞下面的評論來看,很多人其實知道,美國官員卸任了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了,最終倒楣的只能是烏克蘭自己。

  比如,一位網友寫道:“布林肯現在應該促進和平談判。他要等6 周(才卸任),很多好人可能在這6周內白白死去。布林肯和希拉裏一樣,離任時一無所獲。他們卸任時,這個世界比他們被任命時更加混亂。”

  還有一位網友算了一筆賬:“烏克蘭18-24歲人口約佔總人口的4.4%,也就是145.2萬人。假設他們中有一半是男性,那就是72.6萬。其中有多少已經服役或不適合服役?我猜可能還剩下大約50萬人有資格參加動員。如果讓這些男人也去送死,烏克蘭將被毀滅。”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