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2日以多名歐洲國家官員為消息源報道説,北約部分歐洲成員國正在考慮提高各國防務支出佔其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的指標,從目前的2%提升至3%,這一舉動將給不少歐洲國家帶來預算壓力。
3名參與前期討論的歐洲官員告訴《金融時報》,在月初舉行的北約外長會期間,一些北約歐洲成員國代表開始秘密討論這一方案,設想短期目標為GDP的2.5%,到2030年實現防務支出佔GDP3%的目標。報道稱,部分歐洲國家希望推動在明年6月舉行的北約峰會上通過這一新目標。不過,此舉將給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國家預算帶來巨大壓力。
北約秘書長:北約國防開支需遠超GDP2%
北約秘書長呂特12日拒絕置評,但他承認,目前北約規定的防務支出佔GDP2%的基準過低,他將推動北約成員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北約秘書長 呂特:截至2023年,北約盟國已同意投資至少2%的國防開支,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們需要的遠不止2%。
北約各成員國2014年承諾在10年內把本國防務開支佔GDP的比重提至2%,但歐洲成員國履行該義務的意願長期不足。《金融時報》援引北約匯總數據報道,2018年只有6個成員國達到2%的目標;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防務開支激增,在北約32個成員國中,預計今年將有23個成員國達標,但仍有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在內的一批歐洲國家尚未達標。
《金融時報》認為,歐洲國家主動提出提升防務開支佔比,一方面是因為目前防務投入不足以繼續支持烏克蘭,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即將再次入主白宮,歐方希望借此舉向美方展現配合姿態。特朗普任內曾多次批評北約成員國防務支出“不達標”,並以美國退出北約相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