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澳門青年,他們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琴澳一體化的發展機遇,在橫琴一路狂飆追夢,勇敢展翅高飛。
在橫琴創業的鄭益偉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每個工作日,他都會開車往返橫琴、澳門兩地。
從橫琴到澳門,最近的地方僅隔著187米,用鄭益偉的話説,游泳都可以游過去,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橫琴、澳門從相隔一水到連成一家,為鄭益偉這樣的青年擁抱夢想提供了無限可能。
鄭益偉原本在澳門從事金融業,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擁抱時代的機遇,他勇敢跨界,在橫琴創辦了一家港澳青年孵化中心,名字叫“啊哈”(AHA),他説社會發展那麼快,經常需要“啊哈”靈機一動的瞬間,他希望幫助港澳青年留住這樣的時刻。
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創辦人 鄭益偉:arts happiness adventure,其實就是“啊哈”。我們希望所有人來到這裡,能夠尋找屬於他自己獨一無二的“啊哈”時刻。一定要有這種冒險精神,去面對困難跟挑戰。把我們的成就與喜悅分享給社會,讓整個社會時時刻刻有所進步。
從“錯位、多元、有趣”的概念規劃,鄭益偉在融入灣區發展的進程中,希望打造不一樣的青年創業孵化中心。
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創辦人 鄭益偉: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來之後,其實它很強調錯位發展。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其中一個定位我們叫作“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這個定位剛剛好匹配我們做這件事情,我們主要的産業孵化方向就是文旅、會展、商貿以及科技,能跟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提供新的平臺。
在鄭益偉這間幫助青年留住靈感的孵化中心裏,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發生。孵化中心的蔡德銘從事影視行業已經12年了,來橫琴創業前,澳門本土市場狹小,題材有限,受眾面窄等現實問題一直是他的苦惱。
去年11月,澳門特區政府提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橫琴與澳門也加速了“雙向奔赴”,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便捷流通。立足橫琴,蔡德銘和團隊努力開拓內地影視市場,打通上下游産業鏈,他們的電影夢也照進了現實。今年6月,他們和內地團隊合作拍攝的一部反映澳門本土市民生活的電影短片,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獎。
澳門創業青年 蔡德銘:跟內地的團隊一起合作,那就會形成一個優勢互補的作用。我們慢慢融入大灣區,得到國家的支持,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懷著自由的夢想一起去展翅高飛。
琴澳聯動發展,為澳門人也拓展了生活空間。
孵化中心的另一位創業者陳燕最初往返琴澳兩地,後來乾脆就定居橫琴,而今已經在橫琴開設了三家澳門特色餐廳。
澳門創業青年 陳燕:我是第一次創業,很多東西不懂。政策的資源、開店的各種扶持,能幫你解決很多的問題,希望在百花齊放的整個橫琴有佔一點點的位置。
而今,鄭益偉打造的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累計服務企業已超過200家,半數以上都是港澳企業,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是首次來到內地。
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創辦人 鄭益偉:我覺得最受益於這個年代,用“澳門的平臺”連接“國際的資源”連接“橫琴的空間”,是現在我們整個大環境看到的一個成功方程式。希望之後我們這個品牌能夠輻射大灣區、全國乃至於全球,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很想達到的願景。
(總臺央視記者 李晶晶 劉剛 馬力 李仲博 曲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