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想溝通卻被拒之門外?家長請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 科普時間
2025-01-17 16:09:05來源:健康中國編輯:趙妍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誰的話都不聽。”

  “總把自己關在屋裏,跟誰也不溝通。”

  “一天到晚抱著手機,沒有一刻停歇。”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家長都很頭疼。那麼,我們再聽聽孩子會怎麼説呢?

  “爸爸媽媽一點都不理解、尊重我。”

  “他們總是跟我説一堆大道理,處處説教、處處限制。”

  “我不是不想跟他們溝通,而是不想去聽那些所謂的大道理。”

想溝通卻被拒之門外?家長請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 科普時間

  看來,站在不同的角度,孩子和家長都有些不滿。那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些認識上的差異呢?

  今天,我帶您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

  青春期孩子面臨很多自我矛盾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面臨很多自我矛盾。生理上的急劇變化,衝擊著他們的心理,使身心發展在這個階段失去了平衡。身體上的快速成熟,使青少年産生了一種成人感,但是心理髮展得相對緩慢,又使他們仍處在一個半成熟的狀態。青春期心理活動的矛盾現象,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1.過高地評價自己的成熟度。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可以去做大人做的一些事情,會模倣大人的行為。

  2.認為自己的思想已經達到了成人水準,可以像成人一樣去解決問題。這時候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經常闖禍,但是自己又解決不了。

  3.要求與成人地位平等。

  4.希望社會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比如,尊重他們的隱私,相信他們可以獨立面對事情。我們知道,不管是認知水準、思維方式還是社會經驗,青少年都處於一個半成熟的狀態,於是就出現了自己認為的心理髮展水準和現實的心理髮展水準不一致的問題,這就是成人感與半成熟狀態的矛盾。

  想溝通卻被拒之門外?家長請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 科普時間

  第二,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託之間的矛盾。青少年會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擺脫成人,尤其是擺脫父母的約束,他們希望有自主決策的權利。但是,當他們真正面對困難時,依然希望在精神上能夠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護。

  第三,心理閉鎖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有的家長會反映:我家孩子從來不跟我溝通。這是由於孩子的成人感和獨立自主意識所導致的。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孩子認為成人不理解他們,尤其是家長不理解他們,從而對成人産生不滿和不信任,增加了他們自我封閉的程度。與此同時,青春期的孩子又有很多的苦惱,會感到非常孤單和寂寞,很希望和別人溝通、交流,並得到他人的理解。這也是孩子不願意跟家長溝通,而願意在心理治療室裏跟心理醫生溝通的原因。

  想溝通卻被拒之門外?家長請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 科普時間

  第四,成就感與挫折感交替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要表現出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幹。如果取得成功或者良好的成績,就會因優越感與成就感而沾沾自喜,甚至有一些膨脹。但如果失利或失敗,就容易産生自暴自棄的挫折感。這兩種情緒體驗交替出現,會讓青少年有時非常激動,有時又非常低沉和沮喪。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

  青春期的第二個特點是自我意識的增強。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嘗試把自己的各個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的、不同於他人的自我。自我同一性是關於我是誰、個體的價值、個體的理想是什麼的一種穩定的意識。每個人在青春期都會探索並嘗試建立穩定的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認同感,它是青少年重要的發展任務。

  青春期的孩子對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會有主觀感受,從而産生了自我的意識,他們開始在意別人的評價,開始關心自己好不好看、自己的身材苗條不苗條等。這是青春期必經的階段,只有孩子找到發展方向、認同自己,才能順利健康地度過青春期。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給家長幾點建議

想溝通卻被拒之門外?家長請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 科普時間

  青春期的孩子漸漸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什麼生存在世界上”“我活著是為了什麼”這些問題,這是孩子樹立三觀的關鍵時期。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多徵求孩子的意見。

想溝通卻被拒之門外?家長請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 科普時間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追逐夢想,找到人生方向,父母要多帶孩子去看世界,讓孩子知道,還有更加廣闊的世界可以去闖,有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等待著他。只有孩子真正為自己學習的時候,才會有努力學習的動力。

想溝通卻被拒之門外?家長請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 科普時間

  研究表明,我國兒童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顯著增加,有很多孩子的情緒問題並未被正視和發現,也沒有得到治療。當家長髮現孩子的情緒不正常,經常開心不起來,易怒,甚至有自傷行為、自殺念頭的時候,孩子可能已經病了,需要及時帶孩子就診,進行心理干預。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保健科心理門診 許博淅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崔永華

  策劃:張燦燦  王寧

  編輯:穆薪宇

  本文配圖來源於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