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8日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日本47個一級行政區(都道府縣)中有33個行政區的政府支持修改賦予駐日美軍特權的《日美地位協定》(SOFA)。
日本共同社的報道稱,這再次凸顯出日本社會對駐日美軍基地長期以來所作所為以及SOFA這一不平等協定的普遍擔憂。
日本共同社報道截圖
不是沒辦法就是不作為
調查發現,對《日美地位協定》的擔憂並不局限于擁有美軍基地的地區。支持修改該協定的33個一級行政區中有21個沒有美軍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明確表達希望修改《日美地位協定》意願的14個一級行政區中無一認為沒有必要修改該協定。除1個“不持立場”外,其他13個只是認為該議題涉及國家安全,只能由日本中央政府作出決策。
日本共同社報道截圖
1952年,日本和美國簽訂《日美行政協定》,為駐日美軍繼續維持“佔領軍”特權提供了具體的條約保障。
1960年,日美簽署安保條約,明確了美國對日本的防衛任務;同年,《日美行政協定》更名為《日美地位協定》,繼續確保了駐日美軍的特權,並使美軍基地的使用權進一步固定化、明確化。
1952年簽訂的《日美行政協定》(1960年改稱《日美地位協定》)規定了駐日美軍及從屬人員在日法律地位,打上了戰後日美不平等關係的深深烙印。
淩駕於駐在國法律之上的《日美地位協定》將駐日美軍基地變成了“法外之地”。而集中了駐日美軍基地總數70%的沖繩縣更是美軍肆意妄為的重災區。
長期以來,與駐沖繩美軍有關的刑事犯罪、環境污染、飛機噪音、高空墜物等惡行給當地帶來各種安全問題。特別是刑事犯罪問題,早已令當地居民忍無可忍。
但根據《日美地位協定》,美方對涉事美軍人員享有優先司法管轄權,因此後者往往能逃脫日本法律的制裁。
日本廣播協會:據沖繩縣統計,從1972年到2023年,駐日美軍及軍屬在沖繩共犯刑事案件6235起,其中不乏殺人、強姦、搶劫等惡性案件。
沖繩地方政府和民眾一直強烈要求修改《日美地位協定》,然而面對駐日美軍的纍纍惡行,日本政府卻往往選擇裝聾作啞,最多在面對輿論壓力時用“已與美方溝通”之類的表態敷衍過去。
之所以會這樣,一種情況是確實沒辦法。
以美軍基地長期排放有毒物質污染當地環境為例,即便日方獲准進入美軍基地調查也無濟於事,因為《日美地位協定》第四條第10款規定,美國沒有義務將駐日美軍使用的地區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也沒有義務賠償日本。
另一種情況則是日本政府不作為。
《日美地位協定》第十七條規定,駐日美軍人員無論是否在值勤,如果惹事上身,除非被日方當場抓獲,否則在被起訴前只能由美軍拘押。雖然兩國政府曾同意在涉及殺人、搶劫、強姦等惡性犯罪時適當強化日方管轄權,但在實踐中,美軍往往選擇不配合。
“日本政策論壇”網站報道截圖
“日本政府的態度使美軍基地變成了公害”
《日本時報》報道指出,儘管日本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幾乎都希望修改《日美地位協定》,但自1960年以來,該協定從未被修改過,充其量也只是就某些問題增加了些補充條款。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參加去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和10月大選期間,曾多次表達修改《日美地位協定》的意願。不過分析普遍認為,石破茂的這一願望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實現,他將面臨許多障礙。
例如,修改該協定需要美國國會的批准,這一點很難保證。另外,美方恐怕很難放棄駐日美國軍人及其家屬享有的特權,也不太可能願意讓他們受到日本國內法的約束。
正因如此,有日本官員擔心,修改該協定可能會導致“東京與華盛頓的關係出現裂痕”。
《日本時報》報道截圖
英國華威大學國際政治和日本研究院教授克裏斯·休斯認為,考慮到日美關係實際,日本無法承受“在雙邊同盟中製造緊張的後果”。休斯還預計,美國將會迅速“封殺”一切有關修改《日美地位協定》的言論。
據休斯觀察,有跡象表明石破茂在很大程度上默認了這種現實。“實際上,他已經將修改《日美地位協定》重新貼上‘長期問題’的標簽。”
“日本政策論壇”網站的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在修改《日美地位協定》問題上,美日兩國政府都缺乏足夠的政治意願。
從美方角度看,美國在45個國家擁有514個軍事基地,一旦與其中任何一個盟國談判修改駐軍地位協定,其他盟國可能也會要求進行類似談判,所以美方對此持謹慎態度。
此外,美國素來高度重視駐外美軍相關地位協定中的刑事管轄權條款。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解釋,如果美國軍人遭到外國司法系統的“不公正”對待,美國政府可能無法在海外繼續維持“得到民眾支持的軍事存在”。
再看日方。為了強調日美兩國的親密關係,日本領導人實際上一直在“隱藏”駐日美軍的問題。去年4月在美國舉行的美日首腦會談中,宣稱“美日同盟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明知美軍在沖繩犯下的罪行,卻對美方只字不提。正是日本政府的這種態度使美軍基地變成了“公害”,也使沖繩等地方政府與日本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走向長期化。
“日本政策論壇”網站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