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喜慶與活力。
民諺稱,“二十七,趕大集”。在傳統習俗中,過年有“忙年”一説,家家要趕大集準備年貨。春節前,在全國各地,大家嘗美食、買年貨,感受冬日裏的熱鬧與溫情。
【買年貨 重溫熱鬧的鄉愁】
在山東濟南市萊蕪區,春節前的寨裏大集人頭攢動,綿延幾公里的集市上,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討價聲不絕於耳。
山東因地制宜推出了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等鄉村集市品牌,除銷售特色商品,還在大集上舉辦年俗節慶、電商直播、民間藝術展演等活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讓人們重溫那份熱鬧的鄉愁。
源於漢、興于唐,延續至今的濟南南部山區仲宮大集熱鬧非凡。“大集充滿生活氣息。在這裡,可以放慢腳步,和攤主討價還價,這是線上購物難以替代的體驗。”驅車20公里,35歲的馮靜帶著5歲的兒子來到仲宮大集。她告訴記者:“時隔20年,再逛鄉村大集,兒時的記憶紛紛涌上心頭。尤其是孩子生活在城裏,趕集也是讓他感受一下鄉村的傳統年味。”
春節臨近,雲南各地鄉村集市的年貨琳琅滿目,吸引市民和遊客選購,呈現出獨具雲南特色的年味。
鄉村大集不僅是一個買賣場所,更是一種文化延續,一種生活態度。這個承載著無數代人記憶的地方,正以它獨有的方式講述著過去與現在,成為連接城市與鄉村的情感紐帶。
【上列車 體驗別樣的大集】
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大街小巷年味漸濃,在通化開往集安的4347次列車的列車大集上更是如此。4347/4348次列車是往返于通化和集安的公益性慢火車,每天早上7時35分由通化站始發,是兩地之間唯一的一對旅客列車。此前,沿線居民經常乘車去集安售賣山裏的特産。
2013年,隨著乘坐列車前往集安銷售山貨特産的村民數量逐漸增加,擔當該次列車乘務的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客運段客運十九隊就按照每月一次的頻率,辦起了列車大集。
近日,記者走進4347次列車,只見車廂裏喜氣洋洋、年味十足。村民大包小裹地帶上自己採摘的特産上車售賣,叫賣聲此起彼伏。
“這榛蘑都是純天然的,燉著吃、炒著吃都行”“松子就剩這兩斤了,你拿著給你便宜點”……榛蘑、猴頭菇、刺五加、板栗、榛子、松子等品種都是列車大集上的熱銷品。
列車長張麗娟告訴記者,每到冬天,列車途經的果松鎮、石湖鎮冰雪很大,車輛出行不便,更是常有大雪封路。“我們開行的慢火車,可以讓沿途村民及時把山菜、蜂蜜等土特産帶上火車,在火車上進行售賣。”
“由於大集的出現,來往旅客在列車上就能買到質優價廉的當地特産,原來許多準備去市集上銷售山貨的村民經常在列車上就把山貨銷售一空。”張麗娟説。
“上火車進行售賣,省下了進城趕集路上的時間,而且這車票也便宜,從果松鎮上火車,車票要7塊錢,往返才14塊錢。這一趟下來還賺得不少呢,我也正好順道去城裏採購點年貨。”售賣山貨和特産的齊大姐説。
這趟列車剛開始還只是在列車上售賣,後來很多買過的回頭客想要再次購買。張麗娟還幫助鄉親們和旅客建立了微信群,有需要什麼貨品的就在群裏問一下,商量好就可以郵寄到家。
12年的時間,4347/4348次列車從沿線百姓出行的“便民車”,變成了他們增收的“幸福車”。
【看表演 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近日,在廣東汕頭,多支英歌隊沿街巡遊,鑼鼓聲、哨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年味拉滿。網友:又炫又酷!被硬控住了!
近日,在廣東汕頭市潮陽區,塔館英歌隊隊員在街頭表演。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英歌是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民俗舞蹈,融匯戲劇、舞蹈、武術等多種元素于一體,表演氣勢澎湃,又被稱為“中華戰舞”,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日,在廣東汕頭市潮陽區,西門女子英歌隊隊員在街頭表演。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近日,在廣東,兩個小女孩向觀眾們展示英歌舞經典“蛇步”,看起來輕鬆有力。網友:這是刻在骨子裏的傳承!
近日,在寧夏青銅峽市瞿靖鎮毛橋村,身著五彩服裝的表演者們舞動長龍,秧歌隊的舞姿輕盈,川劇變臉和南營武術等節目輪番上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現場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在美食年貨大集上,由村民自製的馓子、油餅、小吃等特色美食及自家種植的農特産品在讓遊客品嘗地道鄉村風味的同時,家門口就能置辦年貨。書法家和攝影愛好者為村民書寫春聯、拍攝全家福,讓傳統文化的韻味觸手可及。活動還特別設置了百叟餃子宴,邀請村中百位老人共同品嘗餃子、欣賞戲劇,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溫馨。
趕集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和難以割捨的鄉愁。在冬日暖陽下的大集,目之所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熱氣騰騰的小吃、擺滿新鮮肉類蔬菜的攤位;耳畔聽到此起彼伏的還價聲,攤主賣力的吆喝聲……令人心生溫暖。
“二十七,趕大集”。籌辦年貨的熱鬧過程,也蘊含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