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2月1日,美方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宣佈對中國輸美産品加徵10%關稅。這一錯誤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造成破壞,也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多負面影響。有分析指出,鋻於以往貿易戰的教訓,這實際是再次對美國民眾加徵“消費稅”。目前,中方已明確表示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並採取必要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需要指出的是,美方以所謂芬太尼問題作為對華加徵關稅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腳的。芬太尼是一種強效阿片類藥物,它之所以在美國淪為毒品,與美國社會巨大的濫用需求以及利益鏈條有關,也與美國政府監管不力脫不了干系。如今美國半數以上的州實行“大麻合法化”,不少地方都有交易芬太尼類毒品的“黑市”。可見,芬太尼是美國自己的問題,是美國國內治理失靈的一個惡果。美方將公共健康議題與關稅施壓相捆綁,不僅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源,反而可能激化政治對立,阻礙對芬太尼問題的有效治理。
事實上,中國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嚴格、執行最徹底的國家之一,2019年就宣佈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是世界上第一個採取這一措施的國家。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等禁毒執法部門通報,2019年9月至今,美方未再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在此背景下,美國繼續炒作所謂芬太尼問題,顯然是別有用心。
有分析指出,美國現政府上任僅十幾天就援引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越過常規調查程式,將芬太尼問題與關稅施壓相捆綁,目的就是繞開世貿組織法律框架有關最惠國待遇和減讓表承諾等基本義務,推進違反WTO規則的貿易保護主義,採用所謂“讓外國付錢”的手段,緩解自身的經濟壓力,同時轉移國內矛盾。
然而,美國政府的做法,建立在對關稅錯誤的認知和理解之上。進口關稅由進口商承擔,最終會轉嫁給美國國內消費者,進而扭曲全球産業鏈——這是美國彼得森經濟研究所等智庫的基本共識,也已被2018年美方發起的上一輪貿易戰結果驗證。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從中國進口的魚類和甲殼類動物、植物油脂、蔬菜(尤其是玉米)、水果和堅果、肥皂、潤滑劑、茶和香料等食品和日用品,都在本輪加稅範圍之內。除此之外,鋻於中國在消費電子、鞋類、玩具領域的出口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對這些産品加徵關稅,也會對美國民眾生活造成衝擊。據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估計,加徵關稅可能讓消費者僅在家電一項上就要額外支出64億至109億美元。
除了日常消費之外,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也將因供應鏈受到關稅擾動而受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1 年 1 月曾發佈一項研究,指出特朗普上個任期的貿易政策使美國損失了 24.5 萬個工作崗位。正如路透社一篇新聞報道所説,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聲稱“逐步削減關稅”可以幫助止血,如果不這樣做,將導致更大的失業和更疲軟的增長。這樣的現象,在這一輪落地的關稅中恐將有更清晰的體現。
相比之下,中國會因美國新一輪加稅受到什麼影響?相關研究顯示,美國此前對中國産品徵收的平均關稅稅率達19.3%,加上此輪加徵的稅率後,總稅率在30%左右。短期看,部分中國産品的成本優勢可能會因此而有所削弱,但鋻於中國産品性價比優勢、中國製造業底子厚、供應鏈體系完善、生産能力高效等因素,中國産品仍然具有全球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經過幾年調整,中國對美出口依賴明顯下降,出口的韌性得到了更多磨煉。目前,對美出口僅佔中國GDP的3%,佔中國出口總額的比重不足15%。與此同時,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同比增長9.6%、對東盟出口增長13.4%……“朋友圈”持續擴容、市場多元穩定為中國出口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從全球範圍看,美國單邊加徵關稅行為激起了其他貿易成員的強烈不滿乃至反擊。目前,同樣被美國加徵關稅的加拿大宣佈,將對價值1550億加元的美國産品徵收25%的關稅;墨西哥也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向美國輸墨産品加徵關稅。國際社會普遍擔憂,一旦陷入報復與反報復怪圈,可能導致全球貿易戰爆發,衝擊全球産供鏈穩定,拖累全球世界經濟增長。世界銀行1月中旬曾警告稱,如果美國實施10%的全面關稅,並且貿易夥伴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會因此下降0.3個百分點。
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內病外治、甩鍋推責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希望美方客觀、理性看待和處理自身芬太尼等問題,不要以此為藉口祭出關稅手段威脅他國。美方更應遵循基本的經濟規律與常識認知,取消單邊加徵關稅的錯誤做法,以負責任方式處理中美關係,為兩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作出積極貢獻。中美和則兩利、鬥則俱傷,這一歷史經驗將繼續被事實證明。(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