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芬太尼之“毒”要靠美國自己根除
2025-02-03 21:58: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芬太尼和關稅之間是什麼“邏輯關係”?世界也解不了這道荒謬的題。美方近日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宣佈對中國輸美産品加徵10%關稅,這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盤算?

  其實,關注中美關係的人會發現,芬太尼是近年來美方炒作的一個熱點話題。一些美國政客不斷把本國芬太尼濫用問題的“鍋”甩給中國,聲稱“來自中國的芬太尼前體經過墨西哥加工成毒品輸入美國”等,借此制裁中國的機構、企業和公民,誤導國內外輿論。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對《國際銳評》分析説,美國現任領導人上臺十幾天,就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加徵關稅,背後滿是利益算計。美方清楚很難從根本上解決芬太尼濫用問題,便像過去一樣把責任推卸給中國、墨西哥等國,意在展示強硬姿態,提升民意支持度。同時也是利用芬太尼問題在美國國內的高關注度,為其醞釀發動的關稅戰提供所謂合理性。

  正如觀察人士指出,美國芬太尼危機的根源在其自身巨大的濫用需求和監管漏洞。對別國加徵關稅,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作為一種強效阿片類藥物,芬太尼原本用於臨床鎮痛和麻醉,但由於美國長期存在阿片類藥物濫用問題,芬太尼類物質淪為危害社會的毒品。可見,芬太尼問題本質上屬於美國“國內危機”。

  據國際麻醉品管制局統計,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芬太尼類藥品生産國和消費國,以世界5%的人口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美國緝毒署數據顯示,芬太尼過量已成為導致18至45歲美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有史以來面臨的最致命的毒品威脅”。

  為什麼芬太尼在美國濫用成災?一方面,受利益驅動,大型藥企遊説政客提供政策保護,醫藥代表以各種手段鼓勵醫生多開處方藥,藥店也大力兜售,已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在最近熱絡的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中美網友在“對賬”中,就有美國網友指出,阿片類藥物被故意過度開處方,是芬太尼濫用危機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政治極化背景下,美國政客雖然嘴上説著重視芬太尼問題,實際卻把它當成兩黨鬥爭工具。聯邦政府層面監管不力、對毒品危害宣傳不夠、美國各州藥物管制法律寬嚴不一、半數以上的州又實行“大麻合法化”等,都加劇了芬太尼類物質濫用。

  還有分析指出,隨著美國社會不公、貧富懸殊、種族主義等問題日益嚴重,年輕群體對未來失去信心、深感生活艱難,轉而通過吸食毒品緩解壓力。有美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留言説,“芬太尼並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失意和無助的人們做著失意而無助的事情”。可見,芬太尼氾濫危機暴露出美國社會深層矛盾與國家治理失靈。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近日指出,美國在芬太尼成癮問題上存在 “嚴重問題”。

  相比較而言,中國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嚴格、執行最徹底的國家之一。歷史上,中國曾深受毒品之害。新中國成立後始終對毒品“零容忍”,嚴厲打擊制販毒等各類毒品犯罪。應美方請求,中方于2019年宣佈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是全球第一個採取這一措施的國家。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中國為美國應對芬太尼問題提供了支持,同美方開展了廣泛的禁毒合作並取得顯著成效。

  2022年3月,美國國務院發佈《國際禁毒戰略報告》,承認“自從中國2019年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以來,幾乎沒有發現從中國進入美國的芬太尼或芬太尼類似物。”此外,中方高度重視與墨西哥開展禁毒執法合作,墨方也從未查獲來自中國的易制毒化學品。

  2024年,中美雙方成立禁毒合作工作組後,中方一直積極推動雙方在“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合作”基礎上,共同推進中美禁毒合作深入開展,攜手應對全球毒品問題。美方應該珍惜中方善意,維護中美禁毒合作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其實,美方一些人與其怨天尤人、將芬太尼濫用之責甩給他國,不如捫心自問:為什麼國際社會對芬太尼類物質管控越來越嚴,美國芬太尼等合成阿片類物質濫用問題卻持續惡化?為什麼美國至今仍沒有永久性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

  根除芬太尼之“毒”,治標更要治本。美國作為全球芬太尼問題最突出的國家,還須從自身找原因、下功夫——對內修補制度漏洞,有效提升國家治理;對外加強合作,完善化學品監管,切斷非法交易網絡,而不是用關稅手段脅迫他國。將芬太尼濫用問題與加徵關稅掛鉤,只會讓這一問題的治理之路變得更加艱難,讓自己“中毒”越來越深。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