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亞冬會的聖火將在開幕式現場點燃,由亞冬火炬“澎湃”點燃主火炬塔。説到火炬,火炬為什麼要取名“澎湃”?在哪些方面融入了亞冬會和哈爾濱的元素?
火炬設計的立意和初衷、具體呈現的方式到作品的完成,都有哪些考慮?
亞冬會澎湃火炬設計師 張俊海:其實從一開始設計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貫穿始終的設計原則,就是不忘初心。如何做到不忘初心,要把我們國家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火炬中,要把文化自信給體現出來。
所以,中間的一部分是有頂部的中國紅的文化元素向下面的地域的特色,丁香紫的漸變,而外面整個外殼是一朵綻放的丁香花的造型,同時又結合了冰雪的文化,底部是白色的雪,頂部是透明的冰,而在透明冰的頂部上,在出口的位置上,是一朵綻放的丁香花。
是什麼時間接到火炬這個任務的?用了多長時間完成作品的設計,到最終呈現,得到組委會的認可?
亞冬會澎湃火炬設計師 張俊海:大約是在23年的11月底。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但是在整個設計的過程中,從立意到草圖到建模,到做出樣品的這個過程比較簡短,大概三周時間就完成了。
這個火炬定義為澎湃,這是設計師給它起的名字,還是組委會給它起的名字?
亞冬會澎湃火炬設計師 張俊海:從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我做了大量的思維的導圖思維發散。在發散過程中,其實我一開始的草圖方案中有8款火炬。最終,澎湃被採納了。
其實我也很看好自己做的另一款“復興”火炬,“澎湃”我覺得可能更能夠代表哈爾濱的精神,因為松花江是一條激流勇進的江,是激流勇進的水,而亞冬會的運動員是奮勇拼搏的精神。哈爾濱是一座又有激情又有活力,向上生長態勢非常好的一座城市,因此“澎湃”這個名字對於這次亞冬會的整個的精神的體現,會非常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