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説中的“顏色革命中樞”、號稱向全球190多個國家派駐人員的美國國際開發署,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總部,被“摘牌”了。隨著特朗普政府對內整頓的進行,美國政府內部黑料被持續爆出,這下官方認證,所謂的美式對外援助,不過是美國政客的洗錢騙局罷了。
01
洗錢是“底層代碼”
美式援助的資金運作,和洗錢的模式非常相似,都是大額資金被拆分為小額,通過眾多非政府組織層層跨國轉移,最終流向不明賬戶。過程中錢被誰拿了,就這麼成了未解之謎。
這樣花錢的美國政府部門還不只一個。拿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舉例,大約三分之一的援助款是國際開發署花的,其他三分之二的援助,在其他美國機構手裏,也成了“內部消化”。這點上屆政府就親口承認過。
美國前國務卿 布林肯:我們90%的對烏援助都用在了美國本土。所以這是雙贏。
被援助方見不著錢,美國納稅人白花了錢,這怎麼看都是雙輸啊,贏的是誰?
02
都腐敗,為什麼先裁它?
美國腐敗部門那麼多,國際開發署作為這屆政府收拾的第一條“大魚”,吸引外界關注的除了洗錢,還有鮮明的站隊。去年美國大選期間,這個部門員工的政治捐款有97%流向了民主黨,而最近披露的裁員計劃中,特朗普打算裁掉的員工比例,也是97%。
如今美國不僅對外援助洗錢,內部建設也成了資金“黑洞”。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提出了一萬億美元的美國基建計劃,繼任者拜登又推出了兩萬億美元的基建項目,希望改善美國的交通狀況和防災能力。政府換兩屆了,美國現在交通事故和災害少嗎?每當災難發生、醜聞曝出,美國政界的反應還是“右腦攻擊左腦”式的兩黨互撕。用馬斯克的話形容,“生蟲的蘋果成了由蛀蟲組成的蘋果”。腐朽到這個地步,蘋果的左右兩半,誰沒有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