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2025-02-16 21:27:3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胡君顏

  2月14日,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落下帷幕,9天的時間,總臺記者從賽場出發,走進城市的大街小巷,近距離感受和傾聽。他們觸摸到了怎樣的爾濱?怎樣的黑龍江?

  總臺央視記者 黃達:報道亞冬會的這些日子,每天我們幾乎都會坐上這趟駛向高山滑雪項目場地大鍋盔山的纜車。透過纜車車窗,眼前儘是美景。藍天與白雪相接,雪道兩邊是一片接著一片的林海。長達5公里、最大落差近千米的雪道群,讓前來參賽的亞洲運動員們不斷給出評價:亞布力無與倫比。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高達96%的森林覆蓋率,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高達50000個,讓這裡被譽為“綠色博物館”和“天然大氧吧”。而在50多年前,這裡還是東北林場。

  這列曾經運送木材的小火車,就記錄著亞布力50年的變遷。50年來,不變的是在林間穿梭,但它搭載的卻從昔日的木材,變為了來亞布力玩雪賞雪的遊客。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隨著1974年滑雪場開建,昔日的林場逐漸變成了今天的雪場,全年大約150天的滑雪期加上得天獨厚的粒狀雪,讓這裡成為大眾旅遊滑雪的肇興之地,同時也成為滑雪旅遊勝地。而近年來,隨著冬奧會後冰雪熱不斷被激發,尤其是今年的亞冬會再添一把火,亞布力雪場持續升溫。

  除了滑雪,今天在亞布力泡溫泉、賞冰雕、看馴鹿,甚至連熊貓,您也能在這裡見到。今年春節期間,亞布力度假區接待遊客17.39萬人次,同比增長41.9%;春節假期後日均接待量更是達到了約2萬人次。

  從林場到雪場,從旅遊到賽事,抓住冰雪的亞布力留住了林海山野,更增添了發展的底氣。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總臺央視記者 鄭怡哲:看完了亞布力的絕美雪景和熱鬧非凡的雪場,讓我們回到哈爾濱的市區來看一看。那要説什麼地方最能體現黑龍江哈爾濱兩屆亞冬會城市這一端的變化,那一定是這個雙亞冬的紀念館,其實我覺得從紀念品上就能看出這個城市的特點和發展脈絡。

  我們知道1996年哈爾濱承辦第3屆亞冬會的時候,吉祥物是大豆,周邊的文創也都是圍繞大豆去設計的。過去的20多年裏,有一大半的時間,黑龍江的糧食産量都是全國第一的省份,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今年推出的東北的美食盲盒,我們可以看到更加豐富的美食,感覺這日子是越來越好了。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另外今年的文創中,還有“共和國長子系列”的盲盒,直升機、潛水艇、衛星,還有隱藏款的“鋁鎂俠”,雖然看起來萌萌的,但是這個系列的每一個文創産品都閃耀著黑龍江老工業基地的光輝,是對自身定位的核心基礎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期。

  總臺央視記者 黃達:亞冬會帶來的熱度不僅在文創上,更在文旅中。位於亞布力雪上賽區大鍋盔山下的青山村,一房難求幾乎是幾天來這裡的常態。當然如果沒住上抬頭就能看到亞冬賽場的農家樂,一頓地道的東北美食一定也會讓您不虛此行。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酥脆的鍋包肉酸甜可口,地地道道的鐵鍋燉香氣撲鼻。青山村的村民各個都有拿手好菜。全村有300多戶人家,一半以上都是從事和滑雪旅遊産業相關的生意,農家樂更是遍佈全村。不過,這裡的村民更願意稱呼自己為“加號”選手。

  比如我所在的這家農家樂,庫房裏不僅有食材,還有滑雪裝備。從滑雪教練到索道管理,不少農民在冬季都有了一個“季節性”的身份,隨滑雪熱而來的是就業機會的增加,更是收入的增長。因滑雪而聞名,也依託滑雪,一個個新的發展機遇在這裡興起。

  總臺央視記者 鄭怡哲:説到發展機遇,不得不説,東北或者説黑龍江是一個個性非常鮮明的地區。黑土地的滋養、老工業基地的傳承、向北開放的高地以及冬季漫長的冰雪之城。但是在採訪過程中,我不斷有一種感受,就是反差。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一方面我們看到室外冰天雪地,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挂著熱情洋溢的笑容。本來就已經凍得張不開嘴,卻還非得在中央大街上買根馬迭爾冰棍邊走邊吃。新能源電池續航有困難,但是針對低溫電池的研究一直在火熱進行中。

當“爾濱”遇見亞冬 看龍江冰雪如何煥發新生機

  這種反差感覺就是特別地倔,但是仔細想,就是這種我命由我不由天、永不服輸的精神,讓哈爾濱在文旅上出了圈,在美食上出了圈,在科研上出了圈,在亞冬會上也出了圈,給自己在冰天雪地中衝出了發展的機遇。

  總臺央視記者 黃達:幾天來,我們從賽場到城市,從學校到企業,從城市建設到文旅發展,從人才培養到裝備製造,從農業到科技再到外貿。

  總臺央視記者 鄭怡哲:行走亞冬會,我們看到的是黑龍江這個老工業基地因冰雪而煥發出新的生機,更看到了中國在冰雪之路上堅持開放、創新的步伐。

  總臺央視記者 黃達:亞冬會已經結束,我們的節目也將告一段落,而“冷山”變“金山”的路還將持續。

  看亞冬

  逛龍江

  冰雪中國

  未來可期

  (總臺央視記者 楊陽 黃達 鄭怡哲 高博遠 張喆)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