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談及中歐關係、烏克蘭危機、巴勒斯坦問題 王毅最新表態
2025-02-23 17:25:4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浦海蕊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結束訪問英國、愛爾蘭並出席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赴紐約主持聯合國安理會高級別會議、赴南非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後,就此訪情況接受了中國媒體採訪。

  一、中國作為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倡議召開題為“踐行多邊主義,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請問中方的目的和思考是什麼?

  王毅:今年恰逢聯合國成立80週年,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年頭。當前國際形勢更加變亂交織,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持續加劇,全球治理處在歷史十字路口。國際社會對如何發揮聯合國作用、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地區熱點充滿期待。作為本月安理會輪值主席,中國履行應盡義務,主持召開安理會高級別會議,圍繞“踐行多邊主義,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進行討論,就是為了重溫聯合國成立初心,匯聚踐行多邊主義共識,為加強全球治理注入新的動力。中方倡議得到各方熱烈響應,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多國外長在內共100多國高級別代表報名與會,會議盛況空前。各方在討論中普遍認為,聯合國的作用不可或缺,多邊主義的潮流不可逆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不容拖延。當前形勢下,聯合國的作用不能削弱、只能加強,聯合國的地位必須維護、不能取代。

  中方在會上闡述了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的主張。一是堅持主權平等。在推進全球治理中,各國都有權平等參與、平等決策、平等受益,要尊重各國人民的自主選擇,厲行國際法治。二是堅持公平正義。國際事務不應再由少數國家壟斷,發展成果也不應再由少數國家獨佔,南方國家有權提出並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三是堅持團結協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協作取代對抗,以共贏防止多輸,以“大團結”破擊“小圈子”。四是堅持行動導向。不能空喊口號,而要解決問題,協同落實《未來契約》,把美好願景轉化為豐富實踐。中方上述主張得到與會各國積極呼應。各方認為此次會議開啟了紀念聯合國成立80週年活動的序幕。中方主張恰逢其時、合情合理,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展現了中國擔當。

  中方願以聯合國成立80週年為契機,同各方一道,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開啟多邊主義新時代,構建一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本屆慕尼黑安全會議聚焦多極化議題。在當前複雜動蕩的國際形勢下,中方認為應如何推進多極化?

  王毅:儘管世介面臨複雜挑戰,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不可逆轉。多極化的世界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正在成為新的現實。推動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張,是我們對多極世界的真誠期許。中國將是多極體系中的確定性因素,將堅定做變革世界中的建設性力量。

  我們倡導平等相待,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大小國家一律平等,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都能在多極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堅持尊重法治,尤其要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大國要帶頭講誠信,講法治,堅決摒棄零和博弈,不應重拾叢林法則,在遵守國際法上不能搞雙重標準。我們呼籲踐行多邊主義,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地位,在治理全球難題、應對全球性挑戰中加強團結、共擔責任。我們支持開放共贏,保護主義不是出路,“脫鉤斷鏈”斷的是機遇,“小院高墻”封的是自己,要以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支撐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

  三、二十國集團外長會和領導人峰會都是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行。中方對今年二十國集團合作有何期待?

  王毅: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將於今年11月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行。這是二十國集團和全球治理的“非洲時刻”,展現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歷史性變化,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此次二十國集團外長相聚南非約翰內斯堡,中方提出要傾聽非洲聲音,重視非洲關切,支持非洲行動,以二十國集團合作賦能非洲發展,實現共同繁榮進步。這一主張得到廣泛認同。中方將以積極、建設性姿態參與二十國集團合作,堅定支持南非主席國工作,推動各方聚焦“團結、平等、可持續”主題,回應全球南方的共同期待。

  當前形勢下,二十國集團更應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團結合作,不搞分裂對立,反對集團對抗。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視彼此為夥伴而非對手,視彼此的發展為機遇而非挑戰。要繼續將發展議題置於二十國集團議程優先位置,把多邊主義精神轉化為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推動二十國集團為全球增長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努力。

  四、近來有評論認為西方內部分裂正在加劇,此次訪問英國、愛爾蘭,並同歐洲多國政要會見會談。如何看當前的中歐關係?

  王毅: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將歐洲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夥伴。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此次歐洲之行感受到,在元首外交戰略引領下,歐洲對華政策趨於理性務實,希望了解中國所思所行,願同中國加強交流合作,通過對話妥處分歧,樂於同中國共同維護和加強多邊主義,推進全球治理。今年是中國歐盟建交50週年,中歐關係發展迎來繼往開來的重要節點。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方都將同歐方一道,總結雙方關係發展成功經驗,錨定夥伴正確定位,堅持互利合作主基調,通過對話協商處理好分歧和差異,繼續作彼此尊重、相互信任、長期穩定的戰略夥伴。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歐關係能夠開啟新一輪“雙向奔赴”,共同開闢更加光明友好的下一個50年。

  五、烏克蘭危機延宕已近3年,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局勢走向,近來出現很多關於和談的聲音和主張。中方對此有何看法?

  王毅: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協商、政治解決所有熱點問題。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但我們沒有隔岸觀火,更沒有借機牟利。三年來,我們始終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應該”重要主張積極勸和促談,並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發起成立“和平之友”小組,為推動解決烏克蘭危機匯聚了全球南方的共同聲音。形勢發展證明,中方的主張客觀、公正、理性、務實,體現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最近關於和談的呼聲不斷上升,和平的窗口正在開啟。儘管各方立場不盡一致,但對話總比對抗好,和談總比打仗好。中方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期待各當事方找到能照顧彼此關切、可持續和持久的解決方案。中方願根據當事方的要求,考慮國際社會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的關切,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六、解決加沙問題第二階段談判已經推遲,加沙隨時可能重燃戰火,中方對下階段推動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有何主張?

  王毅:加沙衝突造成大量平民特別是婦女兒童的傷亡,帶來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拷問著人類的良知。戰火決不能重燃,人質也應如期釋放。當事方應持續落實停火協議,並以建設性態度加快後續談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都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家園,不是政治交易的籌碼,不應成為國際政治的犧牲品。“巴人治巴”是加沙戰後治理應當堅持的重要原則,我們支持阿拉伯國家的正當立場。加沙重建首先應尊重巴勒斯坦尤其是加沙人民的意願,儘快形成各方都接受的方案。

  加沙衝突再次表明,巴勒斯坦問題始終是中東問題的核心。這一歷史不公已延宕70多年,不能再次被邊緣化。“兩國方案”得不到落實,以怨報怨的邏輯就不會停止,中東的和平穩定就沒有保障。“兩國方案”儘管面臨各種困難,但應堅持這一正確方向不動搖。巴勒斯坦各派要落實好《北京宣言》,實現團結自強;中東各方要跨越分歧,支持巴方建國;聯合國要採取行動,接納巴勒斯坦為正式會員國。中方將繼續為推動巴勒斯坦問題全面公正持久解決、實現中東地區長治久安作出努力。

  七、此訪期間同各國外長和政要進行了數十場交流,總體有何感受?

  王毅: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更加動蕩不安的背景下,通過同各方交流,有三點突出感受。首先,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追求,絕大多數國家都希望戰火平息,期待熱點降溫,擔憂分裂對抗,反對動輒訴諸武力。第二,發展繁榮是各國的迫切期待,全球南方國家追求發展振興的願望更加迫切,尤其重視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打貿易戰不得人心,搞單邊制裁必將反噬自身。第三,期待中國發揮作用是普遍呼聲。越來越多國家意識到,中國是動蕩世界中的穩定錨,希望中國為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發揮作用、做出貢獻,我們愈感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習近平主席秉持世界情懷,著眼人類福祉,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為解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保持戰略定力,以自身的確定性化解外部所有不確定性。我們將首先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同時承擔大國責任和義務,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定支持自由貿易原則和多邊貿易體制,更加主動積極參與全球發展事業,同各國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一道,致力於實現世界現代化,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不懈努力。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