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兩會觀察·AI時代的中國方案】全國政協委員陳曉紅:以人工智能垂直領域場景應用助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2025-03-09 15:34: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陸華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朱鹮 任麗君):“未來産業一定要有新質生産力,它一定要強調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方面的新産業業態。”談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四個未來産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對記者表示。

【兩會觀察·AI時代的中國方案】全國政協委員陳曉紅:以人工智能垂直領域場景應用助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_fororder_AAA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接受記者採訪(攝影 任麗君)

  結合人工智能開展未來産業探索

  在原有産業基礎上,結合人工智能、先進計算等多種技術,“産生革命性的變化”,是陳曉紅對未來産業的理解,也是她投身實踐的思路。作為湘江實驗室主任,陳曉紅已經帶領實驗室團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生物製造領域,推出全自動幹細胞智慧製備系統;在具身智慧領域,設計出居家服務機器人等。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在推動傳統産業升級和培育未來産業的進程中,也對底層技術支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陳曉紅有著明確構思。她認為,要加快我國“四算一體”佈局。

  以“四算一體”支撐“人工智能+”應用

  “四算”,即算力、演算法、算據、算網。“算力和算網屬於基礎設施,算據提供可計算的數據支撐”,陳曉紅介紹。她提出,要優化算力基礎設施佈局,建設算力直聯通道、推進算網深度融合。通過加快我國“四算一體”佈局,可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高效算力、先進演算法及海量算據支持,為人工智能融入更多産業、推進應用落地築牢技術底座。基於此,陳曉紅認為:“人工智能應用在未來可預期的是,會有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立足豐富應用場景發展現實生産力

  在陳曉紅看來,我國工業化體系完備、製造業發達,從精密科研到日常生活,從低空領域到田間地頭,都能成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這也是我國發展人工智能的顯著優勢,“我覺得這是任何國家都很難比擬的”。因此,她提出:“重要的是我們要抓住這些垂直領域的場景應用,來助推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可以催生一些新的産業、形成新的動能。再就是把創新鏈和産業鏈對接起來,將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成為現實生産力。”

  “我想我們未來的創新動能還會蓬勃向上。我們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大有可為。”陳曉紅總結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