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13日電 在全球局勢因美國的關稅戰而緊張之際,中國以其穩定性備受矚目,2025年兩會展現了中國在動蕩世界中的穩定性和引領力。
外媒稱,中國的年度會議為世界提供了一個窗口,展示其穩健治理及政策規劃一致性,與美西方的不可預測性形成鮮明對比,尤其是美國政府的政策不斷削弱其國際聲譽之時。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指出,中國正“戰略性地定位為動蕩世界中的全球支柱”。
文章強調,中國的穩定性源於其政策一致性。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與2024年一致,彰顯了政策連續性。
與之相對,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4日在國會發表激烈演講,宣稱將從4月2日起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加徵關稅,《時代週刊》評論稱,此舉表明“美國只關心自身利益”,無視全球規範。
《雅加達郵報》報道截圖
印尼《雅加達郵報》刊發印尼駐華大使周浩黎(Djauhari Oratmangun)的署名文章稱,面對全球不確定性,中國通過兩會展現了穩健的政策制定和前瞻性戰略規劃,凸顯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的兩會是一個關鍵時刻,國家在此期間完善政策、設定優先級並確定戰略方向。”
作為印尼駐華大使,作者特別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將持續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協定,積極推動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進程。
作者強調,在擴大全球合作方面,中國著力提升內外需聯動效應,系統性降低貿易壁壘,彰顯深化制度型開放的決心。
此外,技術創新是兩會的另一大亮點。持續投資生物製造、量子技術、人工智能和6G等前沿領域,以及不斷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顯示了中國在技術自立自強上的雄心。這種創新驅動的增長模式不僅提升自身競爭力,也為全球科技進步提供合作機遇。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道截圖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報道,中國旨在通過發展人工智能(AI)和新興産業增強全球競爭力。今年年初,AI初創企業DeepSeek因其高效低成本的技術引發國際關注。兩會期間,AI再度成為熱議話題。通用智慧體Manus展現了從篩選簡歷到分析股票的多任務能力,再次凸顯中國AI領域的快速進步。
報道總結説,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量子技術、6G、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的發展,不斷釋放數字經濟潛力。這些技術雄心不僅將提振國內經濟,也將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為中國贏得話語權。
(編譯:齊磊 編輯:陳丹妮 馬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