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當地時間24日晚結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會談之後,烏克蘭和美國代表團25日又在利雅得舉行第二次會談。美國白宮25日公佈了關於這兩次會談的聲明,稱各方在會談中就確保黑海航行安全、停止襲擊俄烏能源設施達成共識。
專家表示,本次俄美代表團24日的會談與美烏代表團25日的會談是將三方共識進一步落實到執行階段,不過目前俄美、俄烏信任程度有限,談判並未觸及核心問題。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在沙特利雅得舉行的俄美、美烏系列會談取得初步成果,各方就保護能源設施安全和保障黑海航行自由達成共識。這表明國際社會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的談判進程已進入實質性階段,開始從原則共識轉向具體執行層面。現在儘管美國推動談判看上去積極性很高,但目前來看俄烏雙方並未觸及真正的核心問題。一方面,俄烏尚未就領土、安全保障等核心議題展開實質性磋商;另一方面,美俄戰略互信嚴重不足。俄羅斯堅持要求美國提供“明確且不含糊”的安全保障。
缺乏共識 未來談判前景並不明朗
對於未來三方談判的走向,專家表示,美俄雙方談判出發點和目標存在很大差異,在缺乏共識的情況下,未來談判的前景並不明朗。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實際上雙方談判出發點和目標存在很大差異。對美國而言,特朗普政府推動談判更多是出於國內政治需要,旨在扭轉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路線。而且對於特朗普來説,他要對美國在歐洲乃至全球的戰略進行大範圍的調整,因此美方目的就是為了談判而談判,為了和平而和平。為達成這個目的,很多方面不去深究,不去真正地照顧各方合理的安全關切。但對俄羅斯來説,從一開始俄方態度就很明確,説不僅僅是烏克蘭問題需要解決,長期以來俄羅斯的安全問題、俄羅斯和西方長期對抗的問題,這些根源性的問題也需要解決。但在這一問題上,美國方面是沒有共識的。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美方的談判策略是以美俄關係緩和為主基調,再來定義烏克蘭問題的政治解決。美國方面是要拿美俄關係緩和來對衝涉及烏克蘭問題談判時可能遇到的難度。反過來説,俄方的態度從一開始就相對冷靜,而且是穩紮穩打。俄羅斯需要在經濟、金融、能源方面,回到正常狀態,這個有賴於和美國緩和關係,另一方面俄羅斯希望積極為未來更寬鬆的外交、經濟環境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