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西藏的人權成就不會被任何謊言遮蔽
2025-03-30 00:16: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君顏

  今年是中國西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3月28日,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這天,中國政府發佈《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以翔實數據完整客觀展現了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滄桑巨變。透過字裏行間,“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西藏篇章得以具象化。

  人權不僅僅是一個名詞,更是一種切身體驗和實際獲得。這其中,生存權和發展權是基本人權。不妨以這兩方面為例,來看看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來,當地民眾體驗到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

  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權的基礎。1951年和平解放之前的舊西藏,廣大農奴和奴隸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沒有人身自由、財産自由和思想自由,根本談不上做人的權利。西藏和平解放之後,廣大農奴和奴隸徹底改變了昔日“會説話的工具”地位,實現了當家作主。從和平解放至今,西藏人口從約百萬增長到370萬,人均預期壽命從35.5歲提高到72.19歲、達到歷史最高水準。

  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與舊西藏廣大農奴和奴隸辛勤勞動卻連溫飽也得不到保障相比,新西藏民眾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截至2019年底,西藏累計實現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4年,西藏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2.5%以上。教育方面,從和平解放前高達95%以上的文盲率、不到2%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到如今基本消除文盲,並全面建立15年公費教育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西藏地廣人稀、一些農牧區孩子上學難問題,當地部分學校根據國家義務教育法,給學生提供了寄宿服務。當然,寄不寄宿完全出於自願,由學生和家長自己決定。而且,這種寄宿制教育不僅西藏有,中國其他省份也有,世界各國都有。某些西方國家拿此做文章攻擊西藏人權,毫無依據,倒不如説是拿它們自己不光彩的歷史來臆測中國、抹黑西藏。澳大利亞知名漢學家馬克林指出,西方媒體總是標榜它們知道西藏的情況,但事實上並不了解,它們對西藏的報道充斥著錯誤和片面。

  不僅生存有保障、發展有進步,西藏的傳統文化也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護。走在西藏街頭,人們會發現,公共場所設施、招牌和廣告都是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藏語言文字標識。而且,《格薩爾》史詩、藏戲和藏藥浴法三個項目已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隨著科技發展,西藏還創新古籍文獻保護手段:截至2024年12月,在全球“雲共享”平臺上傳珍貴古籍達6.7萬餘葉,累計修復近13990葉破損古籍文獻。

  短短幾十年,西藏何以發生跨越千年的巨變?這得益於中國執政黨始終尊重和保障人權,得益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人權發展道路。

  如今在西藏,大到自治區的立法、各類規劃的編制,小到生活垃圾的分類、物業的管理,民眾都能了解、參與,問題也能得到解決。目前西藏共創建790個人大代表之家,為民眾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有效平臺。從2013年至2024年,政協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共收到提案5095件,立案4920件,辦復率達到百分之百。

  就在今年1月,西藏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約10分鐘後,救援飛機就出現在天空中;半小時不到,地震中心區域開始破拆救援;不到一天,網絡、道路、供電逐漸恢復,受災群眾基本都住進帳篷或板房,吃到了熱騰騰的飯菜。這樣的救援速度和效率,得到外國網友紛紛點讚。這背後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也是西藏人權保護的具體寫照。

  “西藏的發展程度超乎我的想像,這裡的人們過著非常現代的生活。”這是巴基斯坦城市新聞網高級記者阿裏·阿巴斯到西藏走訪後發出的感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看清:某些西方國家反華勢力炒作西藏人權問題,不過是為搞分裂破壞而打的幌子。西藏人權保護好不好,數據已經給出了答案,民眾的生活細節也會説話,任何謊言也遮蔽不了、抹殺不了。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