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魯平 田媛媛):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日前在京閉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人士共襄盛會。海外嘉賓們對論壇上精彩絕倫的前沿技術成果展演驚嘆不已,並紛紛向論壇主辦方豎起大拇指,稱讚中國為深化國際合作搭建橋梁,為推動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巴迪爾・阿爾穆沙雷赫(田媛媛 攝)
阿聯酋BAGO戰略諮詢公司首席執行官巴迪爾・阿爾穆沙雷赫表示,中關村論壇通過整合學界與業界資源,構建起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尖端技術研發交流和國際技術標準化建設討論的關鍵平臺,連接了當前技術與未來趨勢。他認為,中國科技企業與高校之間的協作尤其具有示範意義,“阿聯酋與中國在技術引進需求方面高度契合。我會把此次參會見聞傳遞給阿聯酋企業,期待兩國共同把握住新技術發展機遇、開拓投資合作空間。”
阿茲努爾·卡利德(田媛媛 攝)
馬來亞大學創新與企業中心主任阿茲努爾·卡利德高度評價中關村論壇的戰略價值與組織水準,他表示,自己在會上得以同來自德國、意大利、墨西哥等多個國家的代表深度互動,“技術創新發展離不開跨學科知識整合,希望馬來西亞的高校也能借鑒這種模式。中國展現出的開放合作態度令人鼓舞,未來我期待能和更多中國同行交流經驗,攜手推動國際教育合作與科研突破。”
方碩(田媛媛 攝)
墨西哥中國中心總裁方碩指出,一年一度的中關村論壇成功召集各國不同領域頂尖人士開展高水準對話,達成的共識性方案具備落地潛力,為全球科技創新發展賦能增效。“中國在光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使我十分驚艷,”他説,“中國不僅突破了基礎研究瓶頸,還在同步推進産業化應用。”方碩稱,他相信中國將科研、産業、資本及政策支持等要素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系統具有全球示範意義,“科學無國界。全世界應當傾力合作,共同推動科技發展與人類進步。”
曹歡(田媛媛 攝)
韓國Skaichips公司專務曹歡今年首次參加中關村論壇,他表示被論壇規模與影響力深深震撼。曹歡特別關注中國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崛起,“我認為,中國豐厚的人才儲備與高效的技術轉化能力是核心優勢。”他呼籲韓國抓住與中國地理位置鄰近的優勢,深化技術與教育領域合作,借助中關村論壇等平臺,重點尋求在北京地區的投資機遇,推動韓國中小企業技術升級,實現互利共贏,促進韓中科技産業協同發展。
馬普勒・恩坎瓦(王魯平 攝)
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技能發展、應用技術與創新南非工作組主席、南非高等教育與培訓部教育培訓署董事馬普勒・恩坎瓦讚許稱,中關村論壇凝聚智慧,彰顯中國創新領導力。她注意到,中國在研發方面投入巨大,創新成果舉世矚目,這些成果也將為世界提供借鑒,南非有望從中受益。“中國積極與其他國家協作,推動技術標準制定,”馬普勒・恩坎瓦表示,從金磚合作視角看,參與中關村論壇讓她更加明確全球未來發展技能需求,有助於為南非教育部門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