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總臺記者觀察丨尹錫悅被彈劾下臺 政治風暴影響卻遠未結束
2025-04-04 11:57: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馮啟坤

△總臺現場直擊丨彈劾案通過 韓國總統尹錫悅被罷免

  隨著4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的宣判,繼2017年3月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被彈劾下臺之後,時隔8年時間,又一名代表韓國保守派政治勢力的總統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尹錫悅去年12月3日深夜發動緊急戒嚴以及隨後而來的政治風暴對韓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還遠沒有過去。

△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讀彈劾案裁決書

5月底或6月初

韓國進入提前大選時間

  根據韓國法律規定,總統在因彈劾等原因缺位之後,韓國會在60天內提前舉行大選選出下屆總統。

總臺記者觀察丨尹錫悅被彈劾下臺 政治風暴影響卻遠未結束

  2017年3月10日,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被罷免之後,原定於當年12月進行的下屆總統大選提前至2017年5月9日進行。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以41%的得票率勝出,出任韓國第19屆總統。

總臺記者觀察丨尹錫悅被彈劾下臺 政治風暴影響卻遠未結束

△文在寅宣誓就職

  由於是前任總統遭彈劾下臺的特殊情況,新舊總統交接不同以往,並未設置交接委員會等過渡機構,總統就職典禮也從簡進行。文在寅于大選次日宣告就職,正式開始總統任期。

  8年後,韓國再次出現總統被罷免下臺局面,因此繼2022年第20屆韓國總統選舉之後,2025年韓國將迎來第21屆總統選舉。由於尹錫悅4月4日遭罷免,外界預計,新一屆總統大選預計將在5月底6月初進行。

下屆總統大選格局

李在明深陷“司法危機”

  自尹錫悅彈劾案通過韓國國會進入憲法法院審理之時起,隨著深度介入戒嚴當中的關鍵證人陸續接受司法調查以及法院傳喚作證,關於緊急戒嚴的諸多細節也隨之公諸於世。隨著調查的深入,緊急戒嚴嚴重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共識在韓國愈發深入人心,多次民調均顯示,多數民眾支持罷免尹錫悅。

  在這樣的背景下,尹錫悅恐怕大勢已去的觀點佔據主流,韓國政壇各方政治勢力開始或明或暗佈局下屆大選。韓國輿論使用“潛龍”一詞指代各方勢力當中躍躍欲試的潛在總統候選人,各調查機構也在假設情況下紛紛推出支持率調查,執政和在野的多名政治人物受到輿論關注。

總臺記者觀察丨尹錫悅被彈劾下臺 政治風暴影響卻遠未結束

△最大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

  目前,最大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領跑各民調支持率調查結果,李在明在2022年總統選舉中曾以0.73%的微弱劣勢敗于尹錫悅,這一次民主黨以及李在明本人均展現出了志在必得的姿態。

  但是現實情況遠比想像複雜,樸槿惠被罷免之後,其所代表的保守派勢力遭遇打擊,韓國實現執政黨交替,政權從保守派勢力手中被轉移到了文在寅代表的進步派手上。然而,5年執政之後,民主黨代表的進步勢力並未能守住政權,在穩定房價等方面廣受青年階層詬病,民主黨推出的候選人李在明也不敵政治新人尹錫悅,拱手讓出執政權。

  2022年的總統選舉,被韓國輿論稱為“史上最難”的總統大選,對於民主黨,選民非常失望;對於政治新人尹錫悅,韓國社會也充滿懷疑,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出現了低於1%勝選的膠著情況。

  作為韓國政壇資深人物,被民主黨賦予繼文在寅之後實現進步派連續執政期望的李在明並未能如願拿下選舉,官司纏身同樣是一個無法忽視的重要因素。同樣,這個問題現在也是掣肘民主黨和李在明的最大羈絆。李在明目前深陷多重司法裁判,涉嫌違反選舉法的案件已進入最高法院大法院終審階段。如果大法院在終審中認定李在明有罪,李在明很可能將失去被選舉權,進而無法參選總統,這是李在明以及他所在的民主黨目前所面臨的最大變數。接下來,大法院的宣判日期和下屆總統選舉時間的敲定很可能將左右未來韓國政治的發展。

  而反觀尹錫悅所代表的保守派政治勢力,雖有數名“潛龍”或公開或半公開表明挑戰下屆總統位置的意願,但再次出現的彈劾局面讓保守派話語權進一步萎縮,民調表現平平。雖黨內初選確定唯一候選人的過程會達到累積支持率的效果,但現階段保守派陣營中尚未出現能和李在明一決高下的關鍵人物。

接連被罷免下臺

韓國保守派政治勢力遭重創

  樸槿惠和尹錫悅是韓國政壇保守派政治勢力推出的兩任總統,雖然中間執政黨交替,文在寅代表進步派勢力執政5年,但從樸槿惠到尹錫悅,仍然是韓國保守派政治勢力的延續。但連續兩任保守派總統都被彈劾下臺,這樣的政治走向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韓國保守派政治勢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當年政治新人尹錫悅被保守派吸收作為總統候選人恰恰就是樸槿惠遭彈劾之後保守派“沒人可用”之窘境的體現;如今,尹錫悅又落得被彈劾下臺的局面,保守派可以説正在遭遇屋漏偏逢連陰雨的命運。

  像此前韓國政壇頻繁出現的一樣,保守派今後是改頭換面、換個名字重來?還是四分五裂,重組、洗牌?經歷過樸槿惠和尹錫悅的雙重打擊,保守派勢力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恐怕將很難擺脫現在的被動局面。

戒嚴內亂刑事裁判繼續

尹錫悅及夫人命運未卜

  彈劾案雖然以尹錫悅被罷免下臺告一段落,但毫無預兆的緊急戒嚴以及隨後的政治海嘯給韓國社會帶來的震動卻並未遠去。

總臺記者觀察丨尹錫悅被彈劾下臺 政治風暴影響卻遠未結束

△韓國國會

  現任總統僅以在野黨憑佔據國會內多數議席優勢裹挾國會、掣肘施政、濫用彈劾權力為由就出動軍隊闖入議會大廈和選舉委員會,甚至還要抓捕主要政治對手的做法讓民主化以後的韓國社會無法想像。在野黨揪住尹錫悅發動戒嚴的違法性,推動以“內亂罪”為名嚴肅處理。

  在經歷一波三折的抓捕、調查以及起訴和釋放之後,目前尹錫悅和前國防部長金龍顯等一眾深度介入緊急戒嚴當中的黨羽正面臨內亂罪的審判,尹錫悅遭彈劾下臺失去現任總統地位以及相應的特權,審理進程勢必會加速。內亂罪一旦獲得認定,尹錫悅可能將面臨死刑或無期徒刑的處罰,其餘核心當事人也同樣將面臨法律的嚴肅處理。

  韓國在野黨一直推動的關於尹錫悅夫人金建希所涉案件的調查料將再次展開,失去了尹錫悅的阻攔,調查進展也將勢必加速,尹錫悅及夫人金建希前途命運未卜。

韓國法治根基動搖

國際形象受損

  不管在接下來的大選中韓國再次實現執政黨輪替還是繼續由現在的保守派執政,無論是李在明還是其他什麼候選人當選總統,經歷過尹錫悅的戒嚴和彈劾,韓國政壇左右之爭的程度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無法彌合的程度。

  隨之而來的是,韓國社會支持不同政治勢力的民眾間也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分歧和對立。政治的動蕩、社會的紛爭顯然還將持續下去,這種內部的爭鬥對外也在給韓國的國際形象帶來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在緊急戒嚴以及隨後的彈劾政局中,韓國社會再一次深切意識到了法治諸多的空白和缺失;位居高位的公職人員無視違憲裁決拒不作為的現象也屢次出現,凡此種種也都有待全社會關注、改進,推動法治的進一步完善。(總臺記者 唐鑫)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