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中國正以清晰戰略應對美關稅霸淩
2025-04-08 20:09: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君顏

  “黑手黨做派:要麼掏錢,要麼遭殃!”針對美國政府宣佈對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世貿組織前總幹事拉米這樣批評。當地時間7日,美方揚言升級對華關稅,讓世界看清美國赤裸裸漫天要價、坐地威脅的本質和目的。

  美方聲稱,如果中國沒有在8日前取消對美加徵的34%關稅,將從9日起對中國産品額外徵收50%的關稅。事實很清楚,美方對華發起高關稅脅迫在先,中方進行正當反制在後,目的也是促使美國回到多邊貿易體制的正軌上來。但美方錯上加錯,意圖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敲詐勒索。當然,它再次打錯了算盤——中方明確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必將奉陪到底。

  在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看來,美方升級對華訛詐的背後有著多重圖謀:從短期訴求看,美國政府加大力度打“關稅牌”主要是服務於明年中期選舉,以謀取政治私利;從長期目標看,由於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推動者,美國升級“關稅戰”是想顛覆過去數十年的全球化進程並進行再塑造,從而維持美國霸權地位、繼續從世界“吸血”。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國人民一向以誠待人,但絕不吃施壓和威脅那一套。自2018年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中國經濟展現出“越壓越強”的韌性。比較突出的一點是,中國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2018年以來,中國對東盟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額由12.8%提升到16.4%,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占比由38.7%提升到47.8%。相比之下,中國對美出口占比已從19.2%降至14.7%。可見,美國瘋狂加徵關稅不會對中國整體經濟造成顛覆性影響。

  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以今年為例,從發佈《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到出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從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到多部門集體發聲力挺資本市場,中國的政策“工具箱”儲備充分、應對有力,中國有底氣持續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近日,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摩根士丹利發佈的研報認為,中國一季度經濟表現超預期,新産業投資動能強勁,因此上調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0.5個百分點。包括美企在內的多家跨國企業將中國視為“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興業的熱土”,表示將堅定不移擴大對華投資合作,深耕中國市場。

  相比之下,美方升級關稅訛詐,將進一步反噬自身。喬治·布什美中關係基金會總裁方大為直言,“對等關稅”政策會極大加劇美國通貨膨脹,最終導致凈失業,還造成美元貶值,是一種“在現代美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經濟政策失誤”。依賴外國市場的美國農民更是呼喊“對我們來説是全方位的打擊”。高盛集團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於此前預期的20%。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分析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美國今年整體通脹率上升2.3%,相當於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華爾街警告稱,“一個由美國親手打造的經濟核冬”即將出現。

  一直以來,美方慣於犧牲全世界利益服務美國霸權,遭到全球強烈譴責。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經濟與國際研究所主任馬科斯·皮雷斯近日撰文指出,美國利用關稅手段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訛詐,已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認為,美國“不再是解決方案,而成了問題本身”。德國《明鏡》週刊近日以“壞美國,好中國”為題發文稱,中美近期不同表現預演了世界經濟中新的角色分配:一個表現為全球自由貿易的守護者,另一個則像感覺遭到背叛的狂怒者,四處揮拳攻擊。

  無論美國如何施壓,中國手中都有招,將繼續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不斷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也始終認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分歧應當通過平等對話來妥善解決。但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那麼中方必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還是那句話: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反霸道、講公道,中國説到做到。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