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直接?間接?美國伊朗就12日談判各執一詞 以色列表態很直接
2025-04-09 13:21: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丁天怡

  當地時間8日,白宮確認,美國4月12日將與伊朗進行直接會談。此前,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已證實,伊朗和美國12日將舉行間接高層談判。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加入表態:“如果伊朗和美國不能達成協定,以色列將考慮採取軍事手段。”

  這場美伊會談究竟是“直接”還是“間接”,以色列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直接?間接?

  美國:直接

  特朗普7日在白宮會見來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見後,特朗普告訴媒體記者,美國“正與伊朗展開直接談判”“會談已開始,將於週六(12日)繼續”“大家都認同達成協定是更優選擇”。

  按照特朗普的説法,12日的會談“幾近最高級別”,不涉及“中間人”。當被問及若未能達成協定美方會否訴諸軍事行動時,特朗普回答,美方絕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如果談判不成功,伊朗將迎來“非常糟糕的一天”,並面臨“巨大危險”。

  當地時間8日,美國方面再次表示,美國4月12日將與伊朗進行直接會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將出席。

  《紐約時報》刊文指出,如果此次談判得以進行,這將是自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以來,美伊兩國首次正式談判。特朗普此舉似乎是在給以色列軍事打擊伊朗的計劃“踩剎車”,並向伊朗釋放出外交解決問題的信號。

  伊朗:間接

  然而,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8日淩晨發文稱,伊朗和美國將於12日在阿曼舉行“間接”高層談判。

  阿拉格齊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這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考驗。球在美國手中。”

  阿拉格齊在8日刊發的一篇文章中解釋道,伊朗提出間接談判,不是一種策略,也不是意識形態傾向的體現,而是一種基於經驗作出的戰略選擇。伊美之間面臨著巨大的不信任之墻,要想談判取得進展,雙方首先必須就這一事實達成共識:原則上不存在“軍事選擇”,更不存在“軍事解決方案”。

  他表示,伊朗信任阿曼作為仲介,並希望美方能展現達成外交解決方案的嚴肅意願,“這才是談判的關鍵”。

  以色列:只在乎結果

  7日與特朗普會見時,內塔尼亞胡強調了美以在伊核問題上的一致立場,即絕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他説,如果能像2003年促使利比亞卡紮菲政權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樣,通過外交渠道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自然是上策,但“無論如何”“都必須確保伊朗不得擁有核武器”。

  在8日的聲明中,內塔尼亞胡再次強調,以色列與美國在“伊朗決不能擁有核武器”這一點上是高度一致的,並稱伊朗的核設施應當在美國的監督下炸毀。

  為何選在阿曼

  美伊選擇在阿曼舉行談判並非偶然。阿曼同美國和伊朗均長期保持友好關係,近年來一直是美伊之間為數不多的“溝通渠道”之一。

  2020年初,伊朗高級將領蘇萊馬尼遭美國空襲致死,美伊一度瀕臨軍事對抗。據阿曼政府知情人士透露,關鍵時刻,阿曼啟動秘密溝通機制,協助局勢降溫,避免了局勢升級。

  阿曼此前多次在地區衝突等問題上扮演“調停人”的角色。在調解敘利亞衝突、也門衝突等地區問題時,阿曼為敏感議題提供“幕後會場”,在關鍵時刻助推談判。

  阿曼政治分析人士謝扎維指出,對話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政策可能會使美伊矛盾升級,但阿曼一貫秉持中立與不干涉的外交方針,將在美伊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一再逼迫

  伊朗堅定反擊

  最近,特朗普多次聲稱,如果無法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協定,他將“轟炸”伊朗。就美方威脅言論,伊朗方面已數次做出回應。

  美國:威脅逼迫 極限施壓

  伊核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承諾限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

  在首個總統任期內,特朗普對伊朗“極限施壓”。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和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採取措施“可逆”。

  今年1月,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重啟對伊朗“極限施壓”政策,威脅要將伊朗石油出口量“歸零”,並加大在中東地區軍力部署,但他同時表示希望與伊朗“達成交易”。

  3月7日,特朗普説他已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敦促伊方就放棄開發核武器計劃與美國進行談判。他還威脅説“如果我們不得不採取軍事行動,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3月30日,特朗普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警告稱,“如果伊朗不與美國就其核問題達成協定,美國將對伊朗進行轟炸”,並對其相關産品“徵收二級關稅”。

  伊朗:不接受威脅 不會後退

   伊朗最高領袖:他們肯定會遭到強有力的還擊

  3月31日,針對特朗普的威脅,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敵意一直存在,“他們威脅要攻擊我們,我們認為這不太可能。但如果他們真的作惡,他們肯定會遭到(伊方)強有力的還擊”。

  伊朗《德黑蘭時報》稱,該媒體獲取的信息顯示,伊朗各地的導彈已裝入發射器,一旦美國採取升級行動,導彈隨時可以發射。

  伊朗總統:只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與美國進行對話

直接?間接?美國伊朗就12日談判各執一詞 以色列表態很直接

  4月5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伊朗不會接受威脅和壓力,只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與美國進行對話。

  同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稱,伊朗將不會屈服於外國壓力,並隨時準備應對任何形式的侵略。他強調説:“在敵人面前我們不會後退半步。”

  伊朗外長:伊朗更喜歡外交 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8日,伊朗官方通訊社伊通社刊登了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在美國媒體上發表的文章。文章解釋了“間接”談判的原因,並指出,伊朗更喜歡外交,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伊朗不會尋求製造和獲得核武器,但是伊朗也不會向威脅屈服。

  文章強調,如果美國正在尋求真正的外交解決方案,伊朗已經指明瞭道路。但如果美國的目標是通過施壓來強加自己的意願,那麼美國應該知道,伊朗將果斷地對武力和威脅性言論做出反應。

    伊朗分析指出美伊之間缺乏信任基礎

  總臺記者 李健南:伊朗分析指出,儘管談判在即,但美伊之間並無信任基礎,美國除了指控伊朗的核計劃外,更是保持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迫使伊朗放棄其導彈研發能力、地區影響力和國防能力等,與核問題本身並無關聯的議題。因此,一旦伊朗在談判中示弱,則美國將會變本加厲,繼續對伊朗施壓。

  輿論普遍認為,伊朗對重返談判桌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同時,地區局勢近期持續緊張,熱點問題彼此交織,在此背景下,關於伊核問題的任何外交嘗試都可能受到地區脆弱局勢衝擊。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