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住房問題是民生大事,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深牽掛。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各地不斷增強住房保障能力,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不斷完善,老百姓的“安居夢”正在變成現實。
在上海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今年入住了一批新住戶,他們中有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也有畢業不久的應屆大學生。這裡的房間配備了洗衣機、空調、熱水器等設施,社區門口開闢了直達地鐵的公交線路,衛生服務站也正式啟用。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考察,仔細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線工作者的生活狀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今年,我國將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列為重點工作任務。
上海今年計劃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實現“十四五”末總量達到60萬套(間)的目標,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萬張以上。
從住房保障到供應體系建設,從易地扶貧搬遷到棚戶區改造,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繫百姓安居,一次次深入鄉村農舍、城市社區,詢問百姓房子住得習不習慣,關心百姓住得好不好、房子暖不暖。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位於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了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班彥村。總書記和大家説,新村建設要同發展生産和促進就業結合起來,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結合起來,同保護民族、區域、文化特色及風貌結合起來。如今的班彥村院落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齊全,科學劃分出居住區、産業區、休閒區等功能區域。
今年,青海將加快推進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通過提高住房保溫性能、完善室內配套設施等舉措,進一步提升農牧民住房安全性、舒適度和住房品質。
築夢安居,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我國還將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城市更新項目,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納入城市更新的改造範圍;城中村改造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