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自貿港     |      視頻      |      老外在海南      |      生態海南     
我國首個適宜濱海鹽漬地大面積推廣種植水稻品種在三亞選育成功
2025-04-23 09:41:22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甄鏡媛責編:尹紅燕

  4月22日,耐鹽高産優質雜交稻新品種“箐兩優3261”現場觀摩與成果轉化交流會在三亞舉行,此舉標誌著我國首個適宜濱海鹽漬地大面積推廣種植品種成功選育。

  我國有近15億畝鹽鹼地,具備種植水稻基本條件的鹽鹼地約1億畝,濱海鹽漬地病蟲害嚴重,急需抗蟲耐鹽鹼的新品種。“箐兩優3261”是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的重大創新成果,2024年通過國家審定,具有比較高的耐鹽性和豐産性;在全生育期3‰—5‰鹽脅迫下,平均示範畝産突破400公斤;在非鹽地表現高産穩産、優質廣適,平均畝産達650公斤,適宜在鹽鹼地與非鹽鹼地上同步推廣,具有較高的轉化應用價值。

  為確保培育的新品種高産、多抗、廣適,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團隊從2022年開始先後在多個華南濱海鹽漬地建立示範基地,以“箐兩優3261”為核心,配套節水控鹽、綠色豐産、調理改土等關鍵技術,在3‰鹽脅迫下實現平均畝産突破400公斤。2023年,在深汕合作區土壤鹽度3‰生態條件下,該團隊通過“播前快速改土培肥、水肥耦合、精準控鹽、穗期外源化學調控”生産全流程管理技術,實現“箐兩優3261”早、晚季産量平均突破每畝500公斤,兩季畝産超1100公斤,為濱海鹽漬地利用提供了高産、高質水稻解決方案。

  “‘箐兩優3261’在樂東土壤鹽度3‰的鹽漬地示範種植多年,畝産可達450公斤,而且易管護。”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仕明説。

  “‘箐兩優3261’不僅適合鹽漬地種植,也適合在非鹽地推廣。2023年至2024年,該品種參加湖南、湖北、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新品種展示,非鹽漬地常規條件下種植的平均畝産達650公斤。”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唐文幫透露,今年該團隊計劃在沿海鹽鹼地安排25個示範點,在湖南、江西、湖北及華南非鹽鹼地及中低産田安排30個示範點,推廣種植面積約5萬畝,全面展示新品種的特點和適應性。(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媛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