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從“五一”的火爆消費,世界看到了這些機會
2025-05-06 23:19: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中國旅遊掀起熱潮”“中國經濟正不斷被消費拉動”……對於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外媒紛紛用“火爆”一詞來形容。這個假期,出行熱、消費旺、體驗新是鮮明特色。西班牙《先鋒報》注意到,中國許多旅遊景點還引入人形機器人,為遊客提供導遊甚至表演服務,給人們帶來驚喜。

  數據印證了這一消費熱潮:“五一”假期,中國國內出遊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802.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0%;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值得關注的是,從駕飛機、玩跳傘等新型消費,到“新中式”旅遊等新業態,再到“溶洞裏的音樂會”等新場景,中國消費市場全方位“煥新”。這背後的動力是什麼?

  一方面,在技術創新的加持下,各地假期文旅産品品質不斷提高,滿足了人們越來越多樣化的需求。相關平臺數據顯示,首次預訂機票的用戶量同比增長三成,其中大學生及60歲以上旅客增幅最高。這説明相關群體的消費意願越來越強烈。從地域看,除了大城市外,許多小城鎮也成為旅遊熱點。部分小城的酒店訂單同比增長64%,門票銷量暴漲超2倍。這説明,中國內需市場的多層次潛力正在進一步釋放。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文化消費的重要形式,中國電影業今年以來持續火爆。截至5月5日,2025年中國電影票房同比提升30.7%,持續領跑全球市場。隨著“中國電影消費年”啟動,電影市場和文化消費的巨大活力將進一步顯現。

  消費的煥新,還離不開政策的“給力”。從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將擴大內需列為各大任務之首。今年以來,中國高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新一波政策“組合拳”陸續落地。今年一季度,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1.7%,比去年全年提高7.2個百分點。隨著中國經濟轉向消費驅動型增長,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將得到不斷釋放。

  中國消費市場火熱,對世界同樣是個利好。“五一”期間,中國遊客足跡遍佈全球1837個城市,比去年多400多個城市。迪拜國際機場首席執行官保羅·格裏菲思表示,雖然美國加徵關稅增加了國際旅遊業波動性,但中國遊客的到訪,使得前往中東的遊客數量保持了穩定。

  與此同時,在過境免簽、優化離境退稅政策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走進來”。相關平臺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入境遊訂單同比激增173%。一位西班牙留學生稱讚在中國旅行和支付的便利度,稱“已向朋友推薦了‘中國遊’三寶:免簽、退稅和支付寶!”從“China Travel”到“China Shopping”,成為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生動寫照。

  從全球範圍看,在美國發動關稅戰的陰影下,中國“五一”假期消費火熱,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今年以來,多個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中國股市評級。經合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莫爾納稱,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將使經濟保持長期增長,“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

  就在“五一”假期最後一天,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線下展圓滿落幕,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此外,也是在假期閉幕的第21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掀起一股“飛行汽車”熱潮,引領科技變革。德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採埃孚首席執行官霍爾格·克萊因説,中國市場就像一個“健身房”,增強了他們的全球競爭力,讓他們難以割捨。還有很多外國客商説,不會放棄和中國的合作。

  相比某些國家築起脫鉤之“墻”,中國正不斷拓寬合作之“門”、創造共贏機遇——這個“五一”假期,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這點。(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