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外交部發佈消息稱,5月9日至12日,中方將訪問瑞士,其間將與美方舉行會談。消息一發佈,引起大量關注,很多人都在疑惑,為何中方此時選擇和美方進行談判?先來看看隨後商務部發言人對這一問題的回應:
“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並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譚主注意到,很多人都關注到了回應中的“同意”一詞,首先表明瞭中方的態度,但其實我們更要關注後一句話,“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這也正是中方決定和美方接觸的三大考慮,要如何理解中方的這三大考慮?
考慮一:全球期待
對中美兩大經濟體而言,中美經貿關係既對兩國意義重大,也對全球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而我們捍衛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也是在捍衛自己的發展利益。
2月以來,美國政府的“關稅大棒”揮向全球,甚至連只有企鵝等動物居住的南極洲附近無人島都在其關稅清單上,這樣“亂加關稅”的做法,不僅擾亂了市場的正常運作,也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曾發出警告,美國這樣大面積加關稅,對歐美都沒好處,反而會讓雙方互相加稅報復,最後歐洲企業出口受損,美國自己的産業升級也會被拖累。據世界貿易組織預計,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為-0.2%,比此前預期減少3個百分點,如果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全球貨物貿易量最高將下降1.5%。
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與17個主要貿易夥伴進行談判。但我們可以發現,大多還沒有實質成果。就在剛剛結束的加拿大和美國的會談中,加拿大總理卡尼也表示,他與特朗普會晤時並未就關稅問題作出任何決定。
當有人破壞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就必須有人共同站出來捍衛全球多邊貿易體制。世界在等待中國的聲音,幾天前,中方釋放了考慮與美方進行接觸的信號,亞洲主要股市聞聲上漲,新加坡、中國香港、東京、首爾都相應收升。今天中方同意和美方接觸的消息傳出之後,市場的反應也很迅速,深滬、首爾與多數東南亞股市明顯揚升。
考慮二:中方利益
此前,面對美方的無理打壓,中方已經用多輪反制展示了捍衛中國利益的決心。
但也因此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這個時候又同意與美國會談?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告訴譚主,這其實代表了中方面對關稅戰一以貫之的態度: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這可以從中方反制措施的兩點特徵裏看出。
第一,此前每次反制措施的出臺,都是基於美方首先對華發起不公平的高關稅脅迫。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顯然,這場關稅戰是由美國挑起的,中方始終認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但美方一意孤行,我們只能奉陪到底。
第二,相較于美國“全面開戰”、不講道理的做法,中方的反制措施精準適度。比如説,在2月4日與3月4日的反制措施裏,中國的策略是精準靶向打擊美國政府關鍵利益領域,例如針對汽車、能源、農産品等共和黨關鍵州的核心産業加徵關稅。當美國政府宣佈對全球加徵“對等關稅”,並將對華關稅累次提高至245%時,中方就明確表態: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從這些策略裏可以看出,中方始終希望能夠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解決爭端,反制措施不過是美國極限施壓下維護自身利益合理合法的舉措。
不僅如此,在面對其他國家以中方利益當籌碼做交換時,中方同樣強硬反制。
所以,根本不存在“談判”就等於“讓渡利益”的説法。
相反,眼見我們穩如泰山,有人就變得心急如焚。
近期,美方不斷釋放消息稱中方正在與美方接觸。可事實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表示中國給美方打了電話之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卻在面對記者提問“中美會談誰是主動方”時支支吾吾、含糊其詞,聲稱“沒有什麼主動方”。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美方意識到中國的堅決態度,只能開始想辦法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
中方的這點考慮説得很清楚——中國利益不容侵犯,是中方同意談的基礎。談和打的主動權,仍然在我們手中。
考慮三: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
還有一點考慮,是美國業界和消費者的呼籲。宋國友告訴譚主,美國業界和消費者的聲音,才是美國國內最真實的聲音。
事實上,自中美關稅對峙發生以來,美國業界和消費者都受到了極大衝擊。
據外媒分析顯示,在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季的前兩周,全球約有40家公司撤回或下調了今年的業績預期,其中就包括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美國番茄醬製造商卡夫亨氏、美國捷藍航空公司等美國知名企業。就在4月底,快遞巨頭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也表示,將裁員2萬人以降低成本。
除了美國企業,美國消費者也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表達了不滿。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4月第二周以來,美國電商亞馬遜平臺上的賣家已經上調了近1000種商品的價格,平均漲價幅度接近30%,美國消費者逐漸感受到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帶來的影響。而在特朗普一次又一次對華加徵關稅的過程中,境外社交媒體X平臺上中美關稅相關討論的負面情感佔比,已經從2月的30.8%上升到5月的48.7%。
就像宋國友所強調的,特朗普提出想要捍衛的美國利益的最大組成部分,其實就是美國業界和消費者的利益。用損害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們的利益為前提,去維護所謂的美國利益的情況,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如果連這些屬於美國民眾的、真實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那麼特朗普政府到頭來所維護的,只會是虛假的利益。
中方對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的考慮,則是體現出中方的一貫立場。中美關係基礎在民間,希望在人民,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全球經濟發展。無論是打還是談,中方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