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 長江經濟帶事關全國發展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省市以更高水準、更實舉措,不斷加強區域協同創新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奮力譜寫高品質發展嶄新篇章。
萬里長江,生機盎然、活力奔涌。
在上游,雲南今年計劃在沿江造林10萬畝以上,進一步築牢生態屏障。
在中游,江西加速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今年將推動1.4萬家企業提檔升級、實施改造。
在下游,連接上海、南京、合肥的北沿江高鐵正加緊建設,預計2027年建成通車。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長江沿線考察調研,並先後四次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製作出系統部署,提出優化長江經濟帶發展機制。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以更高水準的協同聯動形成高品質發展整體合力。
以更高水準的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
今年,湖北、安徽立足自身科研、人才等優勢,聚焦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位於武漢的“中國光谷”加快建設光化學、鐳射等領域中試平臺。安徽出臺新舉措,協同組建量子通信、智慧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上海,今年將啟動建設12家跨區域創新聯合體,加快建設覆蓋沿江34個城市的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
以更高水準的綠色發展塑造産業新優勢。
今年,長江經濟帶將加快建設以智慧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為代表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在長三角,“4小時産業圈”可以讓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零部件供應。重慶在實施電力、鋼鐵、化工等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工程的同時,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空天信息等新興産業全産業鏈發展。四川動力電池産業加速崛起,在宜賓儲能産業園,57個新能源應用場景、新型儲能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今年,宜賓新型儲能産業産值力爭達到100億元。
以更高水準的通道建設拓展要素流動新空間。
2024年,長江幹線港口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40億噸,穩居世界內河首位。今年,寧波舟山港開通了駛往湖北荊州的江海聯運直達船,至此已有寧波至江西、湖北、湖南等10條江海直達航線;南京港開通了與上海港點對點外貿快航,一個航次比原來節省20個小時,為沿江內陸城市貨物出口新增了水運快速通道。一個聯通國際、輻射內陸、服務長江的現代物流體系,在長江黃金航道加快形成。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如今,長江幹流全線穩定達到Ⅱ類水質。按照規劃,到2035年,長江經濟帶將全面建成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沿江各省市正久久為功、凝聚合力,奮力譜寫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