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2025-05-15 13:12: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位樹理

  廣東東莞是一座外貿行業發達的城市,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記者在東莞調研時發現,這座城市因其市場拓展、技術突圍和供應鏈配套,讓他們能夠從容應對關稅衝擊。應對的底氣來自哪?目前這裡的企業情況怎麼樣?一起來看記者的調研。

  政府牽頭 帶領企業尋找新機遇

  廣交會還沒結束的時候,東莞就開始鼓勵企業繼續參加海外展會。當記者抵達東莞時,一場對接會正在進行。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4月22日,廣東省商務廳出臺政策,加大力度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幫助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措施。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很多企業坦言,關稅上升確實帶來不小的壓力。不過,從4月下旬開始,廣東省商務廳就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不僅幫助企業參加境外展會,還在展位裝修費、展品物流費方面給予補貼,幫助他們降低成本。經過境外參展等措施和相關政策逐漸落地,許多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對今後的發展越來越有信心。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唯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軍:帶領我們去了巴西、俄羅斯,給我們報銷了大概有80%的展位費。通過參展,我們開發了很多新客戶。

  自身實力硬 産品品質優

  面對外部環境的壓力,除了政府出臺相應措施和政策,企業也憑藉著自己的硬實力從容應對。記者來到東莞一家生産電路板鑽針的企業,他們的全球銷量佔比將近30%,美國加徵關稅之後,目前訂單量沒有受到影響。

  這家企業的超細電路板鑽針,樣品直徑僅有0.01毫米,差不多是頭髮絲直徑的七分之一。這款産品細到什麼程度?我們的常規鏡頭根本無法拍攝到。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如果要清晰地看到鑽針上的螺紋溝槽,那只能借助顯微鏡。隨著AI伺服器、5G通信設備對電路板“強傳導、低損耗”的要求,鑽孔的針需要足夠的細而長才能適配。如今,這家企業憑藉産品升級速度和自研設備的技術優勢,在全球銷量規模排行業第一,並且銷量還在穩步增加。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廣東鼎泰高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監 林海生:不管外面的國際環境怎麼變,我們都有自主核心的關鍵實力,去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無獨有偶,在另一家生産智慧裁切機的企業,這家企業生産産品能視覺識別各種圖案,讓演算法和精密機械聯動,對皮革原料進行絲米級精準切割,相較傳統機械式裁斷機或人工手剪,成本大大降低,這樣的技術優勢讓海外客商很難找到替代方案。該企業的董事長王國權告訴記者,他們四月上旬雖然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是都平安度過了。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國權:4月7日,越南的客戶給我們發來郵件,通知我們暫停出貨,大家心裏都很忐忑。4月10日,説可以繼續生産。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而在這家廚具公司,因其精準的溫控燃氣爐系統可以滿足多種烹飪需求,産品受到海外許多客戶的青睞。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廣東海新智慧廚房股份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 梁文輝:能做到精準溫控,這個是無可替代的。包括中東、南美、歐洲,我們都有很多的客戶,現在我們有充足的信心。

  産業鏈齊全 助力産品更有競爭力

  産品過硬只是基礎,而完整高效的産業鏈體系,則讓這裡的産品更加具有競爭力。從原材料供應到生産製造,從研發設計到物流配送,這裡的産品可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這也是當地應對外部挑戰的底氣所在。

  總臺記者 劉紫墨:東莞厚街鎮的傢具大道,全長5公里,有超過2000家的傢具企業。十幾個配套市場,有你想找到的所有機械、材料和配件。據説在這,一塊布料穿過3個紅綠燈,就能變成一套沙發。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這家傢具企業外貿佔比超80%,産品銷往全世界6個洲、61個國家。該企業的生産經理陳旭輝告訴記者,他們的産品所需材料的供應商,基本在附近。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企業一下單,供應商就能迅速響應。配件、服務半日達,各種海外企業個性化需求都可以迅速滿足。在東莞,得益於完整高效的産業鏈體系,産品更具競爭力的現象非常普遍。完整高效的産業鏈體系,不僅讓産品更具競爭力,還可以為不同工廠定制自動化生産線,讓東莞製造升級為東莞智造,只要有想法就能快速搭建適配新要求的生産線。

關稅衝擊下 東莞的底氣是什麼?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姜向前:大灣區有良好的産業配套,我們自己能控制好産品的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我們非常有底氣,能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總臺記者 劉紫墨:在東莞的調研中可以看到,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行動,既抓技術突破,又拓展多元市場。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産業鏈協同,共同增強了抗風險能力,而這也展現了中國製造的韌性和活力。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