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外媒:中國在關稅摩擦中展現的戰略韌性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
2025-05-15 19:24: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國際在線專稿:5月12日,中美雙方發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根據聲明內容,本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準。國際社會普遍對會談成果表示歡迎,南非獨立在線新聞網近日刊發評論文章《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回應:非洲的啟示》,文章高度評價中國在應對美國關稅政策時展現的經濟韌性和戰略眼光,讚賞中國從外部衝擊中發掘機遇、汲取動能的積極做法,稱中國經驗為非洲國家指明發展方向。

  文章表示,對於南非等密切關注中美關稅博弈進展的國家而言,美國方面的一系列舉措反映的不是大國力量,而是戰略失誤。關稅“大棒”無法將中國經濟逼入死角,恰恰相反,中國不僅從容應對風暴和挑戰,還主動將其轉化為促進經濟增長和全球融合的催化劑。

  文章指出,當美國把關稅視為武器,中國卻將關稅造成的影響用作“雕刻刀”,重塑國內經濟,拓展全球佈局,將外部壓力扭轉為內部改革的動力。這一戰略轉型的核心是中國的“雙循環”發展模式,即對外出口與國內市場齊發力。當美國關稅開始産生影響,中國的出口企業便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挖掘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引擎的潛能。雖難以完全免除陣痛,卻為長期韌性打下了基礎。在外循環方面,中國企業則通過多元路徑拓展全球市場——這一點在今年的廣交會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許多企業設法繞開美國關稅壁壘,積極開拓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等替代市場。他們並未退縮或撤出全球化,而是選擇重新繪製全球貿易版圖。

  文章強調,在貿易戰中沒有贏家,對話而非脅迫才是推動雙邊關係行穩致遠的唯一路徑。文章指出,南非等國家不僅是旁觀者,更是需要在東西方之間穿梭的貿易國,出口行業極易受到全球供應鏈影響,經濟對多邊合作依賴性大,因此應加強更具韌性與適應性的夥伴關係,而非迎合霸權脅迫。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在非洲邁向工業化和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中,中國經驗將為非洲國家帶來重要啟示。中國將外部衝擊轉化為改革契機,投資國內各領域能力建設,深化南南合作夥伴關係,這些都是南非等非洲國家值得探索的方案。正在完善的“金磚+”合作機制,也有可能成為抵禦跨大西洋地緣政治動蕩的重要支柱。

  文章最後寫道,當今世界正面臨多重危機,從通貨膨脹、地區衝突到氣候變化,此刻我們最不需要的正是關稅這種政治武器,世界真正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多邊對話,以及共同致力於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決心。關稅政策可能變化不定,但定義一個國家未來的是戰略韌性。在這一層面,中國堪稱世界標杆。(胡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