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當地時間21日報道,塞內加爾總理奧斯曼·松科日前宣佈,所有駐紮在該國的外國軍事人員必須在7月底之前撤離,塞內加爾領土上不會再有外國軍事基地。
報道稱,法國軍隊是塞內加爾唯一的外國軍事存在,目前已完成部分撤離,部分軍事基地已被交還給塞內加爾。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近年來,多個非洲國家對法國駐軍下“逐客令”。從2022年至2023年底,法國先後從馬裡、布基納法索、尼日爾撤軍。去年12月,法軍從乍得撤出第一批人員。科特迪瓦總統瓦塔拉也在2025年新年致辭中提出要讓法國撤軍。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朱偉東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近年來,非洲相關國家連續要求西方撤軍或終止與西方的軍事合作, 具有明顯的第二次覺醒和反新資本主義的特徵,多重原因讓非洲國家對外國駐軍説“不”。
第一,現在非洲國家的獨立自主意識增強,要求尊重主權、維護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他們不希望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繼續受制于西方國家,希望獨立自主地決定國內國際事務。
第二,西方國家在非洲的駐軍沒有取得相應效果,引起非洲民眾的反感。西方國家特別是法國和美國軍隊借“反恐”之名在非洲國家駐軍,但很多國家卻出現“越反越恐”的糟糕局面。
第三,西方國家利用在非洲國家的駐軍干涉相關國家內政,甚至趁機掠奪非洲國家的礦産資源。
第四,隨著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力量不斷增強,他們越來越體現出維護國家主權、要求平等對待的決心和勇氣。
朱偉東進一步指出,非洲國家收回被殖民領土,要求西方國家撤離駐軍,反映出非洲國家追求獨立自主、尋求真正互利共贏合作的覺醒態勢。
非洲大部分國家都曾是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即使獨立後,前宗主國仍然通過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手段干涉非洲國家內政,控制其經濟發展,向非洲國家輸入西方文化和意識形態。非洲國家向西方國家駐軍説“不”,體現了非洲國家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正逐步從不平等向平等轉變,非洲國家開始平視而不是仰視西方。
近年來,很多非洲國家領導人都提出,要堅持獨立自主、多元化的外交政策,要求在正視歷史錯誤、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與西方國家發展外交關係,要求西方國家軍隊撤離就是一個重要的表現。外國駐軍是對一國主權的嚴重侵害,是國際關係不平等的表現。非洲國家要求西方國家軍隊撤離,很明顯是希望西方國家尊重他們的主權,在平等基礎上發展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法國24小時電視臺2025年3月7日報道,法國開始向塞內加爾移交軍事基地。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楊卓英 印梅梅
編輯丨黃濤 楊楠
簽審丨侯晨 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