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恐慌蔓延 哈佛國際學生不願成為博弈的“棋子”
2025-05-24 19:40: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美國一名聯邦法官23日就美國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29日舉行聽證會前“維持現狀”。然而,恐慌情緒在哈佛大學國際學生中持續蔓延,一些學生表示他們不願成為哈佛大學與美國政府博弈的“棋子”。

恐慌蔓延 哈佛國際學生不願成為博弈的“棋子”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道,美國政府取消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招收國際學生的決定讓數千名學生陷入恐慌,他們或將不得不面對簽證被吊銷、研究中斷、被迫轉學、暑假過後無法返美等難題。

  能否重返校園成未知數

  哈佛大學學生會聯合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西亞爾説,數千名國際學生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他們非常恐慌,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合法身份,在遠離故鄉的地方應對這種連律師都不願介入的狀況。

  西亞爾來自巴基斯坦拉合爾,考試結束後正在他國旅行。他不確定自己是否還能重返校園。

  “哈佛之所以是哈佛,是因為它有能力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最優秀的人,而不僅僅是美國人。”西亞爾説,“世界上最優秀的學生來到美國的大學深造,美國也從中獲益。這些人卻受到非人對待、得不到尊重。”

恐慌蔓延 哈佛國際學生不願成為博弈的“棋子”

  轉學窗口期已關閉

  哈佛大學國際學生的佔比約為27%,6793名國際本科生和研究生幾乎來自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西亞爾説,校方已為面對不確定性和陷入恐慌的國際學生提供支持,他正協助那些有意轉學的學生,爭取獲得轉學資助。美國政府出臺“禁招令”恰逢期末考試剛結束、距畢業僅有一週,在秋季學期轉到其他大學繼續學習的窗口期已經關閉。

恐慌蔓延 哈佛國際學生不願成為博弈的“棋子”

  △哈佛大學商品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一家商店裏展示

  來自新西蘭的18歲學生賈裏德剛剛確定秋季學期將到哈佛大學上學,正在準備學生簽證。他告訴CNN記者,美國政府的“禁招令”令他心碎。

  另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生説,哈佛校園中的反猶情緒讓國際學生受到牽連,而研究人員和博士研究生通常對這些事不感興趣或沒有時間。這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學生説,“作為研究生,我每週通常花80小時至100小時做研究,研究工作就是我的全部”,美國政府和哈佛大學的紛爭繼續發酵,可能導致研究人員離開,“如果真的發生了,我極有可能轉學到英國一所學校”。

  來自戰亂國家的學生難上加難

  CNN報道,對於來自烏克蘭、巴勒斯坦、阿富汗等戰亂國家的國際學生,他們的處境難上加難。一旦在美國失去合法身份將遭遣返,這些學生也無法返回原籍國。

  美國政府對哈佛大學的“禁招令”關聯雙方圍繞反猶主義的纏鬥。在哈佛看來,這明顯是對學校不屈服政府政治意願的報復。CNN報道,哈佛一些國際學生表示,他們不願成為學校與美國政府博弈的“棋子”。

  “美國政府把猶太學生當作‘棋子’”

  來自以色列的一名博士後學生説,美國政府把猶太學生當作“棋子”,並非真正關心其安全。美國政府正利用哈佛大學“立威”,進而整頓體量遠超哈佛大學本身的整個學術界,以施壓後者與政府保持相同政治立場。“我感覺我們都被利用了。

  美政府一再下手

    哈佛舉步維艱

  自今年1月以來,特朗普政府對多所美國頂級高校發出威脅,聲稱如果校方不調整政策,將面臨削減資金的後果。特朗普政府的主要要求包括根除所謂的反猶主義、廢除高校向少數族裔傾斜的多元化舉措。

  哈佛大學選擇“硬剛”,處境舉步維艱。

恐慌蔓延 哈佛國際學生不願成為博弈的“棋子”

  4月11日,美政府要求哈佛進行“有意義的治理改革與重組”。

  4月14日,哈佛拒絕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其管理結構、招聘及招生政策進行大幅改革的要求。美國政府隨即宣佈凍結該校總額約22.6億美元的聯邦經費。

  4月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麗絲蒂·諾姆要求哈佛大學按照特朗普政府要求分享該校外國學生簽證持有者信息,否則將失去招收國際生的資質。

  4月30日,美國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關注哈佛等大型大學的117項違規行為。

  5月13日,美國政府表示,八個聯邦機構將終止向美國哈佛大學提供另外4.5億美元的撥款。

  5月14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哈佛大學發言人表示,由於特朗普政府暫停了對哈佛大學約27億美元的資助,該校校長將通過減薪25%來減少部分財務影響。

  製片人丨趙新宇

  編輯丨王婷婷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