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他期望蘋果公司在美國銷售的手機于美國製造,否則將面臨至少25%關稅。
特朗普還表示,凡是在國外製造在美國銷售手機的企業都將面臨這一關稅,並稱這一關稅或將在6月底實施。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目前,蘋果、三星等科技公司均未對上述消息予以置評,但蘋果股價已經應聲下跌。
多方認為,徵收關稅將使供應鏈複雜化,增加消費者成本。
金融服務公司韋德布什證券的全球技術研究主管丹·艾夫斯稱,如果考慮關稅,蘋果手機售價或達2300美元,而如果在美國生産,售價則高達3500美元,是當前價格的三倍多。而承擔漲價的最終仍將是消費者。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佈雷特·豪斯表示,徵收關稅會使蘋果的供應鏈和融資變得複雜,從而增加消費者成本,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説都不是好事。
不僅如此,對於企業本身來説,在美國設廠生産智慧手機也不切實際。
艾夫斯此前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採訪時表示,在美國製造的智慧手機價格之所以可能達到目前價格的三倍多,主要原因是需要複製亞洲目前高度複雜的生産生態系統。
他表示,蘋果公司僅轉移10%的供應鏈就需要耗資約300億美元和3年的時間,全部轉移則需要5到10年。因此,在美國生産蘋果手機的想法純粹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童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報道中指出,無論是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還是現任CEO庫克,都曾對美國政府表示,並非他們不想在美國設廠生産智慧手機,而是在美國無法招到所需的龐大數量工程師。
報道同時表示,美國高昂的勞動力成本也讓美國公司在海外設廠。
全球知名科技行業市場研究機構科納點市場研究公司副總裁尼爾·沙阿更進一步指出,如果沒有政府的鉅額補貼和更廉價以及熟練的勞動力,製造業不會回流美國,因為美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為零。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新聞眼》
編譯丨高玉傑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賈延寧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