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網站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分析了未來可能改變全球經濟的“競技場”。文章認為,中國可以利用其堅實的基礎來塑造這些領域的未來。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文章截圖
文章指出,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歷了非凡的經濟轉型。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創造了一個繁榮的中等收入群體,並將中國定位為全球經濟強國。雖然導致這一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提供了另一個視角——參與最重要的“競技場”對於國家和企業的超大規模增長和機會至關重要。
這些“競技場”是什麼?文章援引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研究將其定義為:充滿活力、高增長的行業,這些行業通過推動重大創新、競爭和價值創造來重塑全球經濟。研究分析了2005年至2020年期間經歷超大規模增長和活力的12個領域,包括電子商務、生物醫藥、電動汽車、互聯網消費等。
文章指出,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成功是值得注意的。電動汽車、個人電腦、電子商務等行業,中國公司已進入全球市場。這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包括使公司能夠快速擴展的巨大國內市場、強大的製造業基地、積極的國家支持以及鼓勵創新的創業環境。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文章截圖
研究還分析了未來二十年可能改變全球經濟的“競技場”,認為這些領域到2040年預計將産生29萬億至48萬億美元的收入和2萬億至6萬億美元的利潤。而中國在其中的幾個領域已經取得成功。
例如,一些中國公司已成為電子商務和人工智能服務的主要參與者,利用數據分析和供應鏈效率方面的創新在全球市場上成功競爭。在人工智能服務方面, 中國老牌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公司正在將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個性化教育、短視頻創作和企業軟體等應用中,而一些“新玩家”也在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方面取得了突破。此外,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和機器人技術方面的進步也為未來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5杭州國際人形機器人與機器人技術展覽會上,機器人在展示技能。
文章表示,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歷程取決於其在高增長領域抓住機遇的能力。隨著世界向一系列新的變革性行業過渡,中國已做好充分準備蓬勃發展。當前,中國需要應對日益複雜的全球環境,其特點是地緣政治動態的變化、不斷發展的貿易關係以及技術和創新競爭的加劇。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可以利用其堅實的基礎來塑造這些領域的未來,不僅創造經濟價值,而且可以創造一個更具創新性、包容性和全球一體化的經濟。
“中國經濟故事的下一章正等待書寫,機遇既巨大又令人興奮。”文章最後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