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天津    |    直播·視頻     |     熱點專題    |     數字天津 
中國消費新模式驅動內需提質擴容
2025-06-27 10:37:01來源:新華網編輯:趙春曉責編:王悅陽

中國消費新模式驅動內需提質擴容

這是6月24日在天津拍攝的2025海河國際消費論壇現場。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新華社天津6月26日電 題:中國消費新模式驅動內需提質擴容

  新華社記者梁姊、宋瑞、李亭

  寵物主人為智慧貓砂盆“豪擲千元”,盲盒玩具從中國商場火到美國超市,“新茶飲”成為年輕人健康度夏的飲品首選……在零售效率持續優化和年輕群體已成為消費主力的當下,中國消費呈現明顯的新渠道和新品類驅動態勢。

  日前,以“構建‘大消費’格局 激活內需新引擎”為主題的2025海河國際消費論壇在天津舉辦。與會嘉賓認為,新消費是指基於新技術形成的新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目前已成為滿足居民生活需要、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正從多方面激活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作為迅速崛起的顛覆性力量,人工智能正從需求端和供應端重塑消費格局。3月,中國發佈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

  在德勤亞太首席戰略與創新官譚瑞看來,人工智能不僅可以提振消費,還能加速中國經濟向消費型驅動轉型。以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場景NOA(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為例,業內人士預計,到今年底,NOA在乘用車中的滲透率或將達到20%。

中國消費新模式驅動內需提質擴容

6月18日,工作人員在理想汽車北京智慧製造基地總裝車間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智慧化轉型成為整車廠發展趨勢:長安汽車宣佈將終止非智慧的新産品開發、比亞迪為20餘款新車搭配智駕系統、理想智駕系統2024年的總行駛里程達到約30億公里……

  譚瑞認為,NOA已成為中國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也成為推動汽車消費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將在未來繼續釋放傳統行業消費增量的需求”。

  新消費帶來的消費提質擴容浪潮不僅體現在汽車等高價值耐用消費品上,“小而美”的改變也已融入人們身邊的消費場景。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胡昊鵬認為,當前中國的消費市場存在明顯的分層趨勢,同類産品的消費場景也在不斷細化。

  京東集團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介紹,基於京東大數據分析,中國消費市場出現了健康消費、國産品牌消費和老年人消費崛起等趨勢。不少企業因時而動,在細分領域創新模式和産品,探尋消費增長新空間。

  在參會者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璞看來,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高關注度和日益增長的健康消費需求,為企業升級工藝、迭代産品提供了動力。

  “消費者每天喝的水中,有的為了提神、有的為了放鬆、有的為了在社交場合中用於拉近距離……”胡昊鵬認為,依託中國超大消費人口規模,滿足每一杯“水”的需求,就是細分市場為消費帶來的機遇。

中國消費新模式驅動內需提質擴容

3月16日,人們在參觀上海靜安首發品牌館。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依託新消費生發出的綠色經濟、文旅經濟、首發經濟等模式也正逐漸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各地的相關政策也在加速落地。

  以首發經濟為例,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王亞剛介紹,天津正加速培育一批地標性首發經濟聚集區,去年以來舉辦400余場精品首演首展,並將於近期出臺支持首發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從消費側來看,首發經濟能將消費者的好奇心有效轉化為購買力。如去年3月,小米集團首款新能源汽車SU7發佈,自發佈開始27分鐘內訂單突破5萬台。從企業側看,首發經濟能為企業提供獲取市場先發優勢的重要平臺,企業通過首發活動可以快速建立品牌認知。

  “隨著首發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成長,未來,新經濟新動能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源泉。”朱克力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