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通話。
據報道,這是兩國領導人近三年來的首次通話。兩人上次通話還是在2022年9月11日,即烏克蘭危機升級半年多後。
△路透社報道截圖
根據俄羅斯總統府克裡姆林宮發佈的消息,兩國領導人一致支持僅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以及中東地區其他衝突。他們強調,應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伊朗應繼續履行其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應該承擔的義務,包括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
針對烏克蘭危機,法國愛麗舍宮説,馬克龍呼籲烏克蘭和俄羅斯儘快達成停火協議,並啟動談判,以找到堅實、持久的解決方案。
△歐洲動態網報道截圖(題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克裡姆林宮則援引普京的話説,烏克蘭危機是西方國家政策的直接後果,西方國家多年來無視俄羅斯安全利益,現在正通過為烏方提供各種現代化武器,延長敵對行動。
談及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前景時,普京強調,俄方堅持可能達成共識的基本立場,這些共識應是全面的和長期的,旨在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
△塔斯社報道截圖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表示,在當前中東局勢緊張升級的背景下,歐洲急需在中東問題上與俄羅斯進行合作。
在這次通話中,馬克龍甚至把中東問題放在了俄烏衝突之前,表明在當前中東形勢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法國和歐洲需要尋求和俄羅斯在中東方向的合作。
長期以來,歐洲一直把伊朗核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安全關切點。此前歐洲國家還曾與中國、俄羅斯、美國合作,開啟了當年的伊核談判。如今圍繞最新局勢,相關對話需要進入一個新階段。在烏克蘭衝突不止的情況下,如果中東地區再次發生大規模混亂,顯然會給歐洲的利益帶來直接的影響。
崔洪建同時指出,儘管俄烏衝突導致歐洲國家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但法國主動與俄羅斯通話表明,歐洲國家正尋求在僵局中保持溝通,以平衡外交立場,並推動政治解決進程。
近一段時間,由於美國試圖主導俄烏的“談判進程”,客觀上造成了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被進一步放大。為了顯示存在,不至於被排除在談判之外,包括法國在內的眾多歐洲國家在制裁俄羅斯、援助烏克蘭等問題上,比此前的態度更加強硬。在這個背景下,馬克龍和普京之間再次通話的可能性和空間此前被認為越來越小。
但是這次馬克龍主動和普京聯繫,顯示出歐洲意識到,如果目前的狀況持續下去,只會讓俄烏雙方的矛盾更加尖銳,會讓政治解決俄烏衝突的阻礙越來越大。
法方現在希望能和俄羅斯保持一定的溝通,逐漸在援烏立場之外,找到能夠讓法國和歐洲發揮外交影響的空間。這是法國和歐洲多數國家都需要認真思考而且需要行動起來的現實問題。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新聞眼》
記者丨孫麗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耿海艷 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