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大而美”,有多美?
2025-07-03 18:50: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陸華宇

  國際在線消息: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全面減稅和支出法案,並提交眾議院。共和黨人稱其為特朗普總統的“一個大而美的法案”,特朗普敦促眾議院在7月4日前通過“大而美”法案。然而,參議院共和黨通過的版本與眾議院5月通過的法案在關鍵條款上存在差異。最終,兩院必須通過相同版本,才能在特朗普設定的7月4日截止日期前提交給他簽署。

  當地時間7月2日,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傑弗裏斯稱,“每一位眾議院民主黨人都會投出‘堅決反對’票,反對這項又大又糟糕的法案。”他説,只需要四名共和黨人轉變態度,投出反對票,該法案就可能被否決。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東部時間7月3日淩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美國共和黨掌控的國會眾議院推進了總統特朗普的大規模減稅及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謂的“大而美”法案,以219票贊成、213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了程式規則,為晚些時候的全面辯論和最終投票掃清了障礙。

  此法案與美國民眾息息相關,在美國社交平臺相關新聞的留言區,網友評論也是熱火朝天:

“大而美”,有多美?_fororder_cee90bf5-806b-4dd9-a2a4-dc81c23034a7_副本

網友評論:“讓特朗普再上電視節目去討論此事”

  有堅定支持者:

“大而美”,有多美?_fororder_224bd72c-f4a1-4e9e-9e46-1e288aab55a2_副本

網友評論:“通過法案!”

“大而美”,有多美?_fororder_94f585e6-31c2-4282-98f1-6a2d38905227_副本

  網友評論:“100%讓‘大而美’法案通過!”

  也有強烈反對者:

“大而美”,有多美?_fororder_ea30f3fe-07c1-4905-86c8-e0b8e13bc72a_副本

網友評論:美國富人的巨大勝利

“大而美”,有多美?_fororder_46024225-dea9-489e-9f30-5d11578ec69f_副本

網友評論:“對美國人來説真是悲哀的一天。參議院的版本比(之前)眾議院的版本還要糟糕的多。腐敗的政客正在讓我們的國家破産......”

“大而美”,有多美?_fororder_25c455f9-c2ed-487a-a6f1-6f19ba882bb8_副本

網友評論:“我們選你(特朗普)不是為了讓你來增加債務的,真是太糟糕了。”

  如此有爭議的“大而美”法案,它到底有多“美”?讓我們看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分析:

“大而美”,有多美?_fororder_圖片7

CNN報道截圖

  “大而美”法案影響幾何

  高收入家庭減稅最多,或將加劇貧富差距。報道稱,年收入超過21.7萬美元的家庭將獲得60%的減稅優惠,平均減稅1.25萬美元;年收入3.5萬美元以下家庭平均僅減稅150美元;中等收入家庭平均減稅1800美元。由此可見,高收入家庭將獲得更為優厚的稅收優惠。

  “特朗普賬戶”計劃,轉向提高人口數量。據悉,在一項為期三年的“特朗普賬戶”試點項目中,在2025年1月1日-2028年1月1日期間出生的美國兒童將獲得1000美元政府投資金,這筆錢將由美國財政部出資,是“大而美”法案的一部分。資金將投資于美國股市指數基金,並允許孩子父母或其他賬戶託管人每年額外存入最多5000美元,收益在孩子成年前不可提取。

  特朗普的邊境墻撥款到位,ICE經費翻倍。該法案為邊境墻撥款465億美元,另有450億美元用於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拘押非法移民。

  削減醫療補助、食品券,數百萬人將失去保障。據CNN援引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分析稱,到2034年,若法案實施,預計將有近1200萬人失去醫保。新規要求更多工作證明、更頻繁的資格審查,以及部分醫療服務需繳費。各州在減少獲得聯邦支持的情況下,還需首次為SNAP(補充營養援助計劃)項目自籌部分資金,勢必加劇地方財政壓力。此外,法案還削減了食品券項目,對於靠領取食品券生活的貧困人群來説,這將是雪上加霜。

  財政壓力加劇,債務焦慮再升溫。該法案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使美國財政赤字增加高達3.3萬億美元,進一步推高本已沉重的國家債務負擔。為確保聯邦政府繼續履約,法案還將債務上限上調5萬億美元,授權財政部借新債支付既有帳單。同時,鉅額赤字可能推高市場利率,直接影響居民房貸、車貸及信用卡等融資成本,令普通家庭的財務壓力進一步加重。

  購車者電動車優惠取消,馬斯克“大破防”。報道稱,電動車稅收抵免(最高7500美元)將在今年9月底結束,原計劃持續至2032年。同時,馬斯克多次公開抨擊該法案,認為它既擴大赤字,又砍掉電動車稅收激勵。他稱該法案是“對未來産業的傷害”,並警告共和黨“此舉是政治自殺”。(王雨晴)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