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執政已“滿月” 李在明政府未來施政之路是否皆為坦途?
2025-07-03 20:00:43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楊磊

  3日,韓國總統李在明在青瓦臺迎賓館舉行就任滿月記者會,全面介紹韓國新政府就任一個月來推進各項內政外交舉措的進展和未來的施政方向。

  按照以往慣例,韓國總統在就職100天時才會舉行記者會,而李在明就任30天就舉行記者會可以説一改慣例,被韓國輿論評價為展現出韓國新政府重視並積極同韓國民眾進行溝通的姿態。

  當天記者會的重心集中在韓國國內民生經濟等內政問題上。李在明再次強調,提振經濟、改善民生是韓國新一屆政府面臨的首要任務。政府將多管齊下穩定民生、緩解生活成本壓力,並不遺餘力繼續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高科技産業的發展,同時積極推動韓國文化産業繼續走向世界。

  除了振興經濟的多項舉措以及施政方向之外,對韓國民眾關心的多項內政議題,如檢察體系改革、不動産市場穩定、地域發展不均衡以及新政府人事任命等問題,李在明均用較長時間進行了説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稍早前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李在明執政一個月來,他所採取的務實路線初見成效,與此同時,也面臨多方面的艱巨挑戰:

  就內政方面而言,李在明將提振經濟,改善民生作為首要任務,採取了多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致力於通過穩定物價,緩解生活成本的壓力來回應民眾的訴求,另一方面加大對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産業的支持,謀求保持韓國在高端製造業的優勢。從韓國股市持續攀升的反饋來看,市場對於他的務實經濟政策持積極態度,也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於新政府提振産業競爭力的積極預期。

  但是李在明要推動深層次的國內政治改革依然面臨巨大的阻力。針對檢察體系的改革、房地産市場這些敏感議題,具體措施仍然顯得比較模糊。此外,韓國地域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涉及到資源的重新分配,這就需要協調多方的利益,短期內也難見顯著的成效。現在韓國民眾對他的施政滿意度超過60%,其實更多是源於對他新官上任的一些舉措的期待感。李在明後續的政策執行力度,將是他的滿意度能否維持的一個關鍵。

  朝韓關係以及韓國新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項昊宇認為,在外交方面,李在明政府同樣面臨挑戰。無論內政還是外交,李在明未來的施政之路都非坦途:

  在外交方面,李在明上任之後,馬上就停止了朝韓邊境地區的對朝的擴音廣播,朝鮮方面又迅速做出了回應,這就形成了半島近年來罕見的互動默契。他提出和平與經濟良性循環的思路,試圖通過經濟合作來帶動政治對話,這也與尹錫悅政府的強硬的施壓政策形成了對比。當然這一政策的成效還有待驗證,但是短期內至少緩和了半島的緊張對抗的氛圍,也為後續南北雙方的對話接觸創造了有利的空間。

  另一方面,李在明也延續了重視韓美同盟的一個基本的政策路線,同時又強調以實用主義來改善對中國和對俄羅斯的關係,試圖在大國博弈當中來找到一個平衡點。這一策略也反映了韓國的現實訴求,既需要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同時又離不開與中俄在經濟與地區全球事務中的合作。所以未來美日韓合作和對華務實外交能否相容,能否並行不悖,這對李在明政府來説仍然是一大挑戰。

  總的來看,李在明上臺滿月的表現展現出高度的一個務實的傾向,甚至跳出了迄今韓國政壇保守派和進步派兩極對抗的一個老路。但是無論是內政改革面臨的深層次的阻力,還是外交環境的高度的不確定性,都決定了他未來的施政之路絕非坦途。那麼未來他能否將務實的口號轉化為具體的內政外交成果,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時,推動關鍵議題、關鍵議程的突破,將是檢驗他的執政能力的一個核心標準。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