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自貿港     |      視頻      |      老外在海南      |      生態海南     
這艘中國“智慧船”太酷了!
2025-07-04 10:18:58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甄鏡媛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自主航行、自動靠離泊……觀眾在海口新海港近距離感受“新紅專”輪魅力 這艘中國“智慧船”太酷了!

這艘中國“智慧船”太酷了!

觀眾體驗模擬駕駛艙,感受操作船舶的樂趣。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若龍 攝

  7月2日至3日,全球首艘智慧研究與教學實訓兩用船“新紅專”輪在海口新海港巡展。期間,港航代表、社會公眾等化身“船員”,登輪探索智慧船舶的奧秘。

  “新紅專”輪由中遠海運集團和大連海事大學攜手打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智慧船舶之一。該船配置智慧航行、智慧機艙、智慧能效、智慧船體、智慧平臺以及智慧實訓系統,實現智慧化全覆蓋,同時在智慧系統能力拓展、船舶操控AI模型演算法、虛實融合沉浸式智慧教學實訓等方面實現技術新突破。

  3日上午,在科技感十足的船舶駕駛室,科研技術人員向參觀者展示船上裝配的“太衍”智慧系統。“該系統集成人工智能演算法、先進的感測器和自動化控制技術,涵蓋態勢感知、自主決策、航行控制和綜合信息顯示單元,具備自主航行、自動靠離泊等功能,能實現船岸互通與遠程駕控,智慧化程度已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上海船研所“太衍”智慧系統高級工程師陳宇航介紹。

  駕駛室後方,氣導服務工作站的螢幕上正實時展示著此次巡展的航線,航線上標注全航程氣象導航數據。自由度氣導專家張世龍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得益於這套面向智慧航行的氣象服務系統,我們能夠根據氣象預測數據,實現全航程的航路、航速的自主優化,為航行提供安全、經濟的全方位保障。”

  在船上的“馭海智啟”智慧船舶實訓中心,大家爭相體驗模擬機艙,感受操縱船舶的樂趣。該實訓中心由中遠海運集團與大連海事大學聯合打造,融合全電力驅動、i-Ship智慧系統等前沿技術,構建集教學實訓、科研創新、技術驗證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可同時容納30名學員開展駕機電綜合實訓、智慧航行、遠程控制等實踐項目。

  在實訓中心,螢幕上正展示大連海事大學基於數字孿生技術自主研發的一款模擬器。據介紹,通過這套模擬器,學生們可以在沉浸式虛擬環境中開展駕駛臺操作、輪機設備管理、電氣系統維護訓練,並與實體船舶系統交互驗證,提升對船舶“駕、機、電”融合系統的綜合認知與實操水準。

  “粵海鐵3號”船長鐘祥家在參觀完“新紅專”輪後感慨萬千,“我們傳統船舶在停靠泊位時還需要依靠船長手動操作,這艘船的智慧化程度很高,可以實現‘自動駕駛’。”從事船長工作26年的他見證了中國船舶的不斷發展,“從最早的木船,到大型輪渡,再到現在的智慧化船舶,中國的航海事業發展迅速,也希望更多的船舶能用上智慧系統。”

  接下來,“新紅專”輪還將於7月5日—7月6日走進儋州洋浦港,7月11日—7月12日走進瓊海龍灣港,舉辦豐富多彩的航海科技展示和文化體驗活動。(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郭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