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4日電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週年,中歐貿易額從建交時的24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858億美元,雙方已成為彼此的主要貿易夥伴。歐洲跨國企業高管們表示看好中國市場,認為中國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和強大的創新力使其成為跨國企業發展的沃土。
這是位於天津的弗蘭德傳動系統有限公司工廠一景(資料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社)
德國Internet Up電子商務公司運營總監翁貝托·恩格爾曼(Umberto Englmann)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稱讚中國開放且充滿創新活力。“你可以感受到中國已經準備好與來自歐洲和其他地區的跨國企業共同發展。”
該公司的首席財務官羅蘭·盧卡斯(Roland Lukas)説:“我們的Snapbuy平臺為亞洲賣家和西方消費者搭建了橋梁。得益於中國高效的供應鏈,將商品從中國帶到歐洲和美國非常容易。”他指出,中國為他們平臺的業務增長提供了強大助力。
目前該公司還在中國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以擴大業務,因為他們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表示,過去50年,中歐合作為雙方創造了巨大價值。他指出,中國供應鏈增強了歐洲消費者的購買力,中國對研發人才的高投入使其成為研發合作的理想夥伴。對許多歐洲企業而言,中國不僅是一個市場,而且是創新和協同創造的沃土。
總部位於比利時的貝卡爾特集團是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的大型跨國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鋼絲變形及鍍膜技術。自1993年以來,該集團已在中國投資超過15億歐元,並計劃進一步擴大投資。
貝卡爾特中國區負責人李克(Kurt Van Rysselberge)認為,中國正在成為一個創新型製造大國,這對跨國企業來説是很有利的發展環境。
李克介紹説:“我們正在升級我們的産品組合,特別是在低能耗和綠色技術方面。當前中國正在加速綠色能源轉型,而貝卡爾特是這個綠色價值鏈上的一環。”
李克認為,低碳産品在全球市場上將會很有競爭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巨大的機遇。
據悉,貝卡爾特集團正在制氫、加強型輪胎和可持續建築材料等領域加強創新,其中許多創新方案都來自中國。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兼總經理張琳表示,中國對於全球汽車製造商的作用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他説:“中國不再僅僅是一個市場,而是全球業務中新技術開發和部署的支點。”
他強調,“跟上中國速度”(指新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應用)現在對在中國運營的跨國企業至關重要。
弗蘭德傳動系統有限公司中國區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勾建輝表示,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中國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可能性,等待著跨國企業去進一步探索和培育。”